“行业景气度下降”并非减持主因;社保基金为本次溢价认购交行斥资85.45亿元人民币和79.16港元,合计约183亿港元。
全国社保基金正玩转“左手倒右手”游戏。只不过,这“两手”所代表的各不相同,其分别连接着A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银行股。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统计,从2011年年初至2012年8月8日,全国社保基金已经至少减持了43.82亿股工商银行H股,套现约230亿元;至少减持25.11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90亿港元。而这合计约320亿港元中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恰恰是A股市场银行股的“拯救力量”,全国社保基金“溢价”参与交通银行即将开启的定向增发也验证了这一点。
“不要把社保减持工行中行H股理解为社保不看好,其实社保降低H股仓位是很正常的,港股市场是可以直接做空的市场,盲目坚守持股线反而会给海外资金的恶性做空以可乘之机”,一位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相反,社保基金完全可以把套现的钱再拿回来支援A股,尤其是破净的银行股。”
社保基金持续降低
工行中行H股仓位
港交所披露易数据显示,从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8日,全国社保基金已经至少减持了43.82亿股工商银行H股,减持次数超过7次,持股比例由超过18%,降至12.99%;至少减持25.11亿股中国银行H股,减持次数超过4次,持股比例由超过14%降至不足10%。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全国社保基金从工商银行H股套现约230亿港元、从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90亿港元,合计套现约320亿港元。
而且,对比以往年份全国社保资金的持股比例来看,2011年,其持股比例下降速度最快,工商银行方面下降了至少3个百分点;中国银行方面也是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而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对两家银行的持股比例下降均为1%左右。
资料显示,不仅是全国社保基金,过去一年多来,全球著名的长线投资基金,均在持续降低中资银行股的持股比例。
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在今年5月4日一次性减持了30.79亿股中国银行H股,将该股的持股比例降至3.73%。根据香港证监会的规定,对某一个股的持股量低于该股发行总量的5%的,再减持便无须再披露。像淡马锡这样将中资银行股的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还有美国银行、高盛及野村。
港交所股权资料显示,过去一年间,美国银行分4次共出售建行H股达196.65亿股,套现约1374亿港元,将持有建行H股的比例降至2.47%;高盛则分两批沽售了手中大部分工商银行H股,将持有该股的比例降至4.99%,两次减持让高盛套现265.7亿港元;此外,野村也在今年2月份减持了9.75亿工商银行H股,将持股量降至减持不必再申报的4.35%。除了一次降到底的上述案例外,淡马锡2011年下半年在建行H股上做了一个漂亮的波段后,今年5月4日,也卖掉16.11亿建行H股,套现96.5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