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经过系统野化培训的人工繁育大熊猫“淘淘”被放归自然

2012-10-12 21:50:15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2012年10月11日,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政府在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内举行大熊猫放归自然活动。此举标志着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上午10时13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副局长印红和四川省副省长钟勉将关有“淘淘”的笼门打开。两岁零两个月的公熊猫“淘淘”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溜烟跑进密林。

相反,任凭饲养员在笼子外拿食物引诱,它在笼中一动不动。最后,饲养员不得不用笼子的挡板将它推了出去。出生后从没有正面与人接触的“淘淘”出笼后,一点都不怕人,径自慢腾腾地在山间小道上行走,越过小沟后,消失在茂密的竹林里。

虽然整个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将自己全身打扮得如同树叶,一直隐藏在密林中拍摄的美国导演,三次获得艾美奖的Nicolas Brown认为,放归熊猫的意义如同人类首次登月。

“淘淘”2010年8月出生在熊猫王国卧龙,随后先后在面积为2400米、4万和24万平方米的培训圈内接受了三个阶段的野化培训。今年9月,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论证,认为“淘淘”经过野化培训,身体健康,野外生存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放归自然。

据卧龙管理局局长张和民介绍,“淘淘”身体倍儿棒,如同熊猫中的运动员。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10月10日,“淘淘”由出生地卧龙运抵放归地。

将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补充野外种群,是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恢复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

印红说,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朱鹮、扬子鳄、麋鹿、野马、塔里木马鹿、黄腹角雉等20多种野生动物的放归自然工作。而大熊猫由于受自身繁育能力低、食性单一和栖息地破碎等因素影响,放归自然的难度远远高于其他野生动物。

为早日实现人工繁育大熊猫放归自然,国家林业局分别在卧龙和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和放归基地。科研人员通过总结第一只放归的大熊猫“祥祥”死亡的经验,制定出了将自然环境中产下的大熊猫幼仔随母同训的系统性野化训练方法。

目前,已有7只大熊猫在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接受系统性野化训练,今后将被陆续放归自然。此次放归的“淘淘”就是采用新方法培训出的第一只人工繁育大熊猫,

据张和民介绍,放归自然后的“淘淘”要经历适应野外环境、融入当地种群、繁育后代等多重考验才能真正实现放归自然的目标。

饲养员牟世杰说,他不担心“淘淘”在野外能否找到食物,躲避天敌,他只担心小家伙会不会在野外生病。

“淘淘”的妈妈“草草”现年15岁,是一只从野外救助回来的大熊猫,它教会了儿子遇到其它动物时立即爬到树上,以及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如何寻找食物。为了帮助“淘淘”识别天敌,研究人员做了个假豹子,并录制了豹子的声音。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测试中,“淘淘”在经过这个“豹子”时,立即跑到了百米之外。

据悉,由大熊猫保护专家组成的监测小组将长期对带有GPS项圈的“淘淘”在野外的活动进行跟踪监测,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为更多的人工繁育大熊猫回归自然积累经验。

我国对大熊猫的野化训练始于2003年,第一位学员是当年接近两岁的“祥祥”。 “祥祥”是候选熊猫中最佳选手,圈养期间,它从来没有生过病。

卧龙的研究人员对“祥祥”的第一阶段训练是在海拔2080米的一个面积2万7千平方米的培训区内进行的。它在那里学会了如何选择营养最丰富的竹子。在寄生虫高发季节,它还会爬高到相对干燥的树上。

14个月后,研究人员将“祥祥”移往一个海拔2480米,面积24万平方米的一个培训区域。那里,他们给它看有关狮子和豹子的录像,教它认识这些天敌。

经过将近3年的训练,“祥祥”被带到有着10多只大熊猫的卧龙五一棚地区放归。

2006年12月13日,定位系统发现“祥祥”突然狂奔了很长的一段距离,这对于熊猫来说,是一个很异常的举止。9天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它时,它的背上和后腿都有伤。在经过治疗后,“祥祥”于12月30日被重新放归自然。

2007年1月7日,来自“祥祥”的无线电信号再次减弱,后来完全消失了。2月19日,“祥祥”的遗体在丛林雪地中被发现。它有一根肋骨断了,双耳受伤,背后还有一大片伤口。研究人员分析,“祥祥”是在与野生熊猫发生打斗后,爬到树上规避时,从树上摔下来遇难的。

“祥祥”的不幸是对大熊猫的野放工作的一次沉重打击。随后,猝不及防的汶川大地震推迟了大熊猫的野放工作。地震中,卧龙核桃坪基地被摧毁,熊猫被运往四川雅安市碧峰峡基地。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通过实施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在川、陕、甘三省建立了64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覆盖了60%的大熊猫栖息地和70%以上的野外大熊猫种群,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长到1600余只。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建设了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楼观台大熊猫救护中心等为主体的大熊猫圈养种群繁育体系,通过加强科研攻关,成功解决了大熊猫繁育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等技术难题,使圈养大熊猫数量增加到342只,基本实现了人工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对缓解大熊猫濒危状况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志凌)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大熊猫 自然 训练

精彩热图

"羊坚强"天生倒立

科学家预测千年后人类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