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福州经济总量攀高峰 宜居宜业民生幸福指数提升

2012-11-05 16:19:47 来源:福州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奋勇争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在科学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今天的福州已迈上跨越发展新高度,奏响开放发展的主旋律。

经济总量连攀高峰

10年,对于福州意味着什么?

2002年~2012年,非同寻常的10年,福州乘着海西发展的春风,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中,写下了激情荡漾的“福州篇章”。

在这“黄金10年”,福州实现了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经济总量连攀高峰,综合实力持续增强。10年来,福州的分量越来越重:2002年、2008年、2010年,福州地区生产总值相继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和3000亿元大关,2011年达到3736.4亿元。

工业经济是城市发展引擎和动力。这10年,福州工业规模持续做大,到2011年,工业总产值已实现5873.4亿元,已形成机械装备、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3个千亿产业集群和4家百亿企业。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向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集聚,2011年,两翼工业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1.5%。

项目就是增长点,投资就是爆发力。去年以来,福州市又出台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等10多个政策措施,强化“三维”对接,进一步助推工业发展。在去年全省“三维”项目对接中,央企投资福州位列第一。今年海交会福州又签下“三维”项目377项,全面提升了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这些年不断整合山海人文旅游资源,培育形成了三坊七巷、船政文化等国家级旅游景区,温泉游、闽江游、文化游等三大旅游品牌,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都”,目前正倾力打造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福州大力发展水产、畜禽、果蔬、食用菌以及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201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553亿元。

海是福州的优势。10年来,“海上福州”建设扎实推进,海洋经济蓬勃兴起。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实现1539.5亿元,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在服务业方面,福州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优势,服务业发展布局趋向合理,体系日渐完善。目前,在榕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7家,开放发展之路越走越畅通。

如画榕城生态宜居

一座城市能否持续发展,宜居与否至关重要。10年来,福州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城市建设实现大跨越,基础设施实现大提升,综合功能日益完善,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在中国环境规划院公布的中国环境宜居城市监测评价结果中,福州位居全国36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榜首。

福州变大了。随着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福州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的个性特色得到彰显,全市建成区面积已拓展到250多平方公里。

福州变新了。这些年,福州有序推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以及茶亭街和八一七路历史文化中轴线改造,重建了屏山镇海楼、鼓楼遗址公园等,启动实施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程 。

福州更通畅了。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08公里,通车和在建高速公路覆盖福州市所有县(市)区,基本形成了以福州为中心覆盖全省的“四小时交通圈”;福州港实现了从河口港向海港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全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3个;已开通空中航线65条,旅客吞吐量突破725万人次;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不断优化,相继建成湾边大桥、鼓山大桥、淮安大桥等15座桥梁;市民盼望已久的地铁1号线全线动建,福州即将迈入地铁时代。

福州变美了。这10年,福州先后建成了长达12公里的市区闽江两岸以及西湖周边、五一路等一批关键节点、标志性建筑灯光夜景工程;对市区二环路、华林路等50条主次干道开展了立面景观整治、电力缆化下地工作,城市形象大为改观;开展主城区75条内河整治,整治后的安泰河、白马河、晋安河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福州变绿了。实施“蓝天、碧水、绿园、安静、洁净”五大工程,建成闽江南北沿江大道“滨江绿色风景线”和环西湖左海步行道,相继建成金山公园、劳动者公园、新儿童公园和新动物园等。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建成区绿地率达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宜居品质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全民共享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10年来,福州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学、就业、就医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展,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围绕“学有所教”目标,福州在全省农村地区率先实现“双高普九”,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在2010年度全国30个主要省会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中福州整体性评价排名第三;围绕“病有所医”目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区康复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基本建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成四级群众体育设施网络,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在文化事业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闽剧、软木画、评话、伬艺、十番音乐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保护名录,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闽剧《红豆缘》、电视剧《冰心》等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群星奖”等国家级文艺比赛大奖。

10年来,福州累计投入促进就业资金1.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7.61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展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农村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逐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此外,福州市还倾力办好惠民实事,坚持每年遴选出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10件~20件实事,集中力量,精心实施,有效解决了城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受到群众的好评。在深入开展“平安福州”创建活动中,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高,2011年全市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4.7%。努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12345便民呼叫中心开通以来累计解决群众诉求66万件。

岁月如歌,辉煌永存。今年10月22日至31日,由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宏伟的战略跨越的足迹——福州市‘3820’工程20周年成就展”成功举办。本次成就展全方位展示了福州20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与党的十六大以来福州的发展成就形成了叠加效应。今天,福州正努力发挥省会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福州大都市区,加快建设开放、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福州,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更大贡献。

积蓄既久,其发必速。浓墨重彩之间,我们赞叹一段难忘的记忆,更寄托出一份由衷的期盼——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福州,正向更高的目标奋进!(记者 刘复培

实习编辑:吴多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福州 经济建设 城市发展 民生

精彩热图

遣返13名台湾嫌犯和通缉犯

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