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离年末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身边不少人又开始陆续收到银行理财推销短信轰炸。比如,“理财产品2012年第204期,明天上午9:00正式开始募集!本期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15%,产品期限36天!认购起点金额:个人客户:10万元;机构客户:100万元!记得明早9点,抢购吧!”各家银行纷纷举起了高息短期理财产品的大旗,全力做最后一拼。而不少储户也看准了这个时点,集起短期流动资金“单干”或“拼团”投资这类高收益产品。
记者:由于银监会此前要求各家银行不得发售一个月内的超短期产品,吸储大战也提早一个月拉开了帷幕。随着11月接近尾声,银行吸储的任务早早就提上了日程,吸储“利器”——高收益、“压时点”短期理财产品也开始呈现井喷状态。
记者发现,目前在售理财产品中30多天的有17款之多,不少银行都推出了精准“卡位”考核时点的产品,以应对年底的存款考核要求。而银行为了吸引资金,也纷纷开出超高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在售大部分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都有4.5%-5%。
据一位银行理财师透露,今年央行两次降息,3个月甚至半年左右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曾一度降到4%以下,但到年底银行间资金面似乎再度紧张起来,各家银行都给出了较高的收益率,一些资金尤为紧张的城商行在利率方面更为激进。按照当前的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2.85%计算,这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要高出近60%。一些银行更针对百万级以上的大额资金给出更高的回报。
但是,银行理财师提醒投资者,购买近期高收益的产品时,不能只看预期收益率,还是要认真研究产品的投向。一些理财产品资金或投于信托计划、资产管理等可博取较高收益的投资领域,但并没有本金和收益保障。
此外,投资者还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短期理财产品还有资金募集期和委托结束后的到账期,资金实际占用天数往往会多出5天9天,长短不一的“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利率一般按照活期存款利息或者不计息,实际收益率会降低。(记者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