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协委员批个别提案回复“不痛不痒不咸不淡”
中国日报网消息:过去一年,(广东)省政协共有2320人次提出或参与提出提案753件,经提案委员会申请立案697件,立案率为92.6%。大会报告指出,提案所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落实的有201件,占立案总数28.8%,不到三成。被有关方面纳入、计划或转化为政策正在组织实施的有408件,对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提案,有关部门承办单位也作了解释和说明。
昨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部分政协委员谈到了个别提案承办单位拖延回复,回复空洞、形式化,甚至直接拷贝工作报告回复提案。
问题一:
提案石沉大海无回音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民革、民盟组别分组讨论上,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勤德说,去年他花心思写了一份关于加强和改善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提案,交上后石沉大海,“也没说立案没立案,没有什么消息,即便是我的提案‘一无是处’,也总要有个说法吧?”
问题二:
回复不痛不痒踢皮球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说:“现在不少部门都有专人处理提案,但提案的反馈让提案人感觉‘不痛不痒,不咸不淡’,感觉提案的东西他们都已经在做了,似乎提不提也差不多。”
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纪显更是总结了一些提案答复的固定套路“两段式”:“第一段是抽象的肯定:‘您的提案我们看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如此等等;第二段就把他们的工作报告拷贝过来,(告诉委员)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就OK了。有些还有第三段,还有几句话:‘您的建议有建设性,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考虑。’”
刘纪显表示,自己收到的回复经常是几页纸,一拿到手感到“答复得很详细”,但仔细一看,拷贝的工作报告部分占去了大部分篇幅,“没什么针对性,建议以后不要再简单拷贝工作报告,而是谈谈我们提的建议你们办到了哪一步,目前具备或者不具备哪些条件”。
在另一场分组讨论上,省政协委员涂瑶生也说,他每年都是提交了两个提案,提的都是比较实际的问题,但得到的回复都比较含糊。涂瑶生说,这种回答像皮球一样软绵绵地又踢了回来。
问题三:
难办的提案就挡出去
“省政协去年提案立案率为92.6%,据我所知是历年最低,因为我们也在把关,不适合立案的就不立,尽可能提有前瞻性的提案。”刘纪显建议广东效仿重庆、青岛,把办理提案纳入承办单位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这样可能就不会把办理提案视为额外工作了”。
韶关市政协副主席张秉钊也指出,自己进行提案归类工作时,往往请来相关部门讨论。“比较尖锐的、难办的一般就被他们挡在门外了,不是与实际民生、委员呼声挂钩,而是以难不难办为标准。”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