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2011中国发展的“大势、大事、大是”
品读2011中国发展的“大势、大事、大是”
——为新华网记者与六位专家学者的“年终通信”献序
新华网记者 黄庭满
“中国2011”是一本年度“大书”。
“书”中的剧情丰富,情节生动,有跌宕,也有起伏。既有作为国家发展进程中永恒记载的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规划实施,也有引起社会大讨论的突发事件,如“小悦悦”等事件;既有“顶层设计”的大政新举,也有底层推动的创新实践,等等,不胜枚举。
作为时代船头的“瞭望者”,我们最该怎样读这本“书”呢?老前辈“同行”、近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人士邹韬奋在著作《<萍踪寄语初集>弁言》中说:“我们要研究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不得不注意中国所在的这个世界的大势怎样,这两方面显然是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理解,邹韬奋先生实际上告诉了我们作为记者的一种“瞭望”方法,就是要把中国与世界与时代联系起来观察研究。
于是,我们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读这本“书”,我们将“书”中的一个脉络——中国“顶层设计”的重大事情抽取出来,用这种方法来品读。
我们入神地品读,也读到了很多新的体会。
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了“大势”:一是中国发展大局的总趋势,一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演化基本形势冷静清醒的“审时度势”。对于这两个“大势”,我们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
从历史的纵向视角看,一个路径在2011年格外鲜明:中国坚定地把“中国式现代化”视作走向复兴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用90年时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特别是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启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在她90周年生日之际,郑重向世人宣告,这条路将不可逆转地继续向未来延伸,指引中国绘就更加壮美的现代化画卷。
从世界的横向视角看,一种施政品格在2011年格外突出: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演化基本形势冷静清醒地“审时度势”。
美欧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机故事告诉世人,西方主流观点长期认为很牢固的由发达国家自后冷战结束起打造的世界经济秩序,很明显地松动了,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中国以登高望远的恢宏视野,以紧跟时代的新锐思维,科学判断世界经济发展演化基本形势,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制定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意味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步伐,将为中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这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转型层面的差别,可谓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一次再出发。
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了“大事”:一系列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我们侧重从两个“社会空间”视角,选取其中的若干焦点大事来品读。
从现实社会视角看,这样几件事的发生发展“剧情”引人入胜:
一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即“举而措之”启动调控,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在观望与跟进中“纠结”,市场也在观望与心存侥幸中“纠结”,但中央年底再“预告”:2012年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史上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数月处于舆论的担忧之中,10月底“真相”大开:千万套保障房如期按量开建。由此可见,中央态度之坚决、力度之大,史上罕见,其中意涵是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凝聚力量,着实为大事。
二是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小微企业、实体经济——这些多年被舆论淡忘、已较少提及的词汇,今年高密度地进入最高决策层视野,总书记总理多次发出“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员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究其背景,一是因为美欧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机故事提供了镜鉴:超脱于实体经济发展之外的繁荣终归是一场幻梦;二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许多小微企业在转型中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一些企业和游资凸显浮躁逐利风气,实业精神退化。由此可见,中央高瞻远瞩的部署,着实为大事。
从虚拟社会视角看,这样几件事表现的“主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一是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这是最高领导人首次把虚拟社会管理纳入社会管理,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管理统筹考虑提出的论断;二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标志着这项任务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究其背景,一是因为互联网技术出现和发展,已形成一个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的虚拟社会,导致了“二重化人类社会”的出现,人类社会由此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大部分,给人类生活、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进步、文化演进的轨迹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二是因为虚拟社会越来越展示出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和“反作用力”,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力量;三是2011年,虚拟社会中新的技术应用快速发展,其“双刃剑”作用中的负面效应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造成严重干扰。由此可见,中央战略性的创新部署,着实为大事。
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了“大是”:一个是国计必须反映民生这个“大是”;一个是文化为国家根脉这个“大是”。对于这两个“大是”,我们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了。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讲得是国与民的关系,也讲得是治国大计与人民生计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大是”表现在:国计与民生密不可分,国计必须反映民生,民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求国计之真,必务民生发展之实。
作为中国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节奏“治国大计”的“十二五”规划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2011年,指向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民生问题的国计呈现出诸多创新亮点。
人的行为总是由思想支配的,文化是人的思想集合,所以文化必然在国家、社会各个领域起着引领作用。这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是”问题,表现在:文化是是“精神之父”,是国家根脉,是经济发展之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求国家发展之真,必务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之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总体意义上讲,是经济发展作为时代舞台领衔主角的时期,与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相比,文化魅力和影响未形成与经济成就相匹配的拓展;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华文化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文化逆差”。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表明文化改革发展开始登上时代舞台,成为又一主角。
我们反复地品读,并记下心得体会。
为了进一步加深“中国2011”这本“书”的领悟,时近岁末,我们怀着求知的热忱,给多位专家学者写信,将我们的体会和盘托出,就教于他们。这些专家学者不久就给我们回了信。
这些信,针对重大时事新闻背后的纵深与时局,放言畅谈当下中国的大转型、大趋势与大命题,道出独特的认知与洞见,像一把火,点燃了我们的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2011”这本“书”,也使我们眼前出现了一把开启新时代大门的金钥匙,转动这把金钥匙,一个发展质量大大提升的中国新“巨变时代”来临,中国下一阶段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向势不可挡。
致敬!“中国2011”年度“大书”。
来源:新华网 编辑: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