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洋化妆品频频“毒害”中国消费者 不能迷信名牌

2013-05-17 11:10:2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应该选择正规的渠道购买。

上海雅诗兰黛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那批产品是我们的注册样品,因为申报材料上的数量和实际到货的数量有些出入,互相不符合的也是属于不合格,但与产品质量无关。”对于记者提的其他问题,该工作人员均表示不作回答。

记者联系资生堂采访未果。

美容师建言:经常换品牌使用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人们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自己,除了通过学识、修养、着装等方面的塑造以外,还会借助可以使人产生晕轮效应的外貌追求美、创造美。毋庸置疑,想要“一白遮百丑”,化妆品成了最好的选择。

从事美容行业近10年的玲玲认为,化妆品不要一直青睐于一个品牌,应该在1-2年左右换另外一个品牌使用,毕竟每个品牌的产品所含各种成份的量都有所不同,人的皮肤每个阶段也会有所变化,一直使用同一个品牌并非就真的适合你某个阶段的皮肤。化妆品也不一定越贵越好,需要根据自己的皮肤特质有针对性地选择。

北京秀域健康美容机构的一位美容师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选择像去斑、美白等这种功能型化妆品,这类产品当中都会含有不同成份的激素,使用的时候效果很好,一旦停止使用,皮肤会变得不如没使用之前好。”她还提示,消费者可以用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测试自己使用的化妆品好坏。“找一个小铁勺把化妆品倒一些在勺子里,然后用打火机在勺子下面进行烘烤,如果最后勺子上只剩一层油,无色无味,那这款产品没问题,反之则肯定有某种元素是超标的。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许多化妆品即使成分含量上没有超标,但各种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和一些常见的重金属汞、铅等,长期使用都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内伤’,增加潜在风险。”

监管有漏洞不能只信名牌

据了解,我国因为化妆品行业法律法规的滞后,对于行业的监管一直备受诟病存有盲区,被专业人士指为总是在“治乱之间”徘徊不清。化妆品行业不断曝出的产品成分超标等质量问题,体现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漏洞。

就此,北京市致知律师事务所白海珍律师认为,现在市场上频繁出现国内及国外知名化妆品“有毒”事件,究其原因很多,但关于化妆品法律的滞后和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应为主要原因。1990年和1991年卫生部虽然分别出台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但面临纷繁复杂的化妆品事件来说,仍不能发挥它良好的社会功效。监管不力现象就更为突出,由于我国制定的化妆品合格标准相对于国外市场级别较低,很多国外知名品牌就趁机将一些未达到国际标准的不合格产品销售到我国,严重地损害了我国消费者的利益。在监管中,相关职权部门只重视初期审批阶段的严格审查,却忽略企业许可证取得后的生产监督,一些无良知的企业在随后的生产中随意地添加有害物质,罔顾消费者的利益。

白海珍律师还指出,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我们广大消费者不要一味地相信国外知名品牌,不要轻信一些网上代购产品。另外律师还提示,如果消费者发生了因使用有毒有害化妆品受伤害的事件时一定要保留购买产品的发票等证据,及时到医疗机构治疗,保留当时治疗前后的照片或录像证据,保存治疗时各种费用票据,以便于后期向生产厂家或销售企业索取赔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