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常检查保障质量
“想卖就卖”,香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吗?除了商家的商业道德,还有一个保障奶粉质量的制度——食品安全中心的“恒常检查”。
食环署介绍,为确保食物符合法例规定和安全标准,食物安全中心会执行恒常食物监测计划。计划“以风险为本”,从进口、批发及零售三个层面抽取食物样本(包括婴幼儿奶粉),进行微生物及化学测试。
2012年,食安中心共抽取380多个奶粉样本测试,以确保食物符合香港法例规定和适宜供人食用。结果发现,7款婴幼儿奶粉样本的碘含量偏低,有可能影响婴儿甲状腺功能;另有3款婴幼儿奶粉的生物素含量不足,1款婴幼儿奶粉的蛋白质及钾含量超标,有可能对健康造成风险;其余测试结果都满意。食安中心已作出公布并跟进这些不合格结果。
记者查询发现,今年4月食安中心公布的食物安全报告显示,食安中心共化验了约600个样本,包括雪糕、芝士、奶类及奶类制品等,全部结果合格。测试的项目包括:微生物测试(总含菌量、致病原,例如沙门氏菌及金黄葡萄球菌)、化学测试(例如三聚氰胺、防腐剂、兽药残余及染色料)和辐射水平测试。
梁嘉声介绍,目前香港的食品安全问题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统辖。食环署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食物安全,另一个是环境卫生。环境卫生部分的工作包括给食品厂、餐馆等发经营牌照,还负责巡查卫生标准。
梁嘉声说,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都是在农场、工厂的源头监控,而香港的食物,超过九成都是进口的,无法监控源头,必须靠市场抽查。每年香港要抽检6万多个样品,比例极高,检测的参数也非常多。
食安中心的人会去市场上买食品回来检验,只要有食品售卖的地方,他们都可能去。化学部分由政府化验所负责、微生物部分则由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检验,有检验结果后就交给食安中心判断、执法。
营养成分尚无标准
市场开放,进入自由,监管严格,违法必究,是香港婴幼儿奶粉零售市场的特点。不过,香港奶粉市场监管也有需要改进之处。
比如,香港《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没有特定的法律条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组合做出规定和标准。食物安全中心此前调查发现个别婴儿配方奶粉碘含量不足,正是突显了有必要尽快规管相关产品。
针对这一漏洞,特区政府已经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并考虑国际做法,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产品和食品制订立法建议,规管范围包括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组合和营养标签。
为收集公众意见,政府已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回应者对立法建议大多表示支持,部分回应者还促请政府尽快把建议通过成为法律,保障婴幼儿的健康。目前,政府正着手草拟法案提交立法会审议。
食品与环境卫生署发言人说,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出生后前几个月,除母乳外惟一赖以全面满足营养需求的食品。因此,政府必须确保婴儿配方奶粉有恰当的成分组合和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婴幼儿食品所附标签上提供的营养资料,也有助家长为子女选择食物时有所依据。
政府咨询文件列出的建议规管方案包括,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引入食品法典委员会订明的营养成分组合规定,特别是其能量值及各有关营养素含量,必须符合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定的水平范围,并为婴儿配方奶粉引入营养标签规定,要求这些产品列出食品法典委员会订明这类产品须包含的能量值和营养素含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