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署名文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该文高屋建瓴,从理论源头贯穿至实践经验,令人信服地体现出身为中国人,在信仰、坚持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必备的一种科学态度。
诚如文章所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不仅是一种国家施政理念或社会发展方式的选择,更是执政党对自身信仰以及某种执政伦理的坚守。正因为有了几代执政集体的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在世界人口最多的这个国家实践得生机勃勃;同时,也正因为在当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发展起来的社会形态多样化,和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严峻格局,才使得在中国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显得愈发重要并极具历史意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起码的态度当然还包括对其道路及理论的体系、制度的科学认知;也就是对中国实践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尊重。新中国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实践,用事实向历史证明,中国这片土地完全适合社会主义理论生根发芽、以至茁壮成长;但也正如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必要的探索与试验,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于这个国家之所以可以被冠之于“中国特色”,或便在于其从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还有一定的磕磕绊绊,甚至经历了一些弯路。但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新中国并日渐丰满成色的这段历史,决不会由于曾经的风雨或曲折而狐疑顿生、踌躇不前;相反,正因为新中国建国来“两个30年”的深入实践,从“社会主义救中国”到“摸着石头过河”繁荣发展中国,定能让置身其中的每一位中国人,在看清历史所带来的记忆财富之后,对社会主义理论增添清醒而理智的道路自信。
当然,即便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已经生动实践近达65年,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从一个生命力日益旺盛的理论发展体来看,这显然不会是其活力于价值的全部意义。因为从当初的有别于其他社会形态、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让一个无产阶级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在中国稳固树立;到坚持中国特色的、而不是呆板固守教条的社会主义,让有着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从解决温饱、到逐步实现繁荣昌盛;再到如今,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次丰富,便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伟“中国梦”命题。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看清社会主义在中国一路走来的清晰脉络,尊重并理智看待社会主义在这个国家取得的成果及经验教训,积极投身于未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奉献力量,这应该就是身处社会主义国家的每位中国人,在认识、体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时所应持有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