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本网策划的“重建社会信任,中国红十字会需要做些什么?”的一项调查显示,至今只有27.3%受访者对中国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或“红会”)持正面印象;而96.9%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立法强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
本调查由“清研咨询”和“优数咨询”通过自主研发的调查系统对实名制样本组随机发放问卷展开,共收回1070份有效问卷。受访者集中在25-39岁年龄段,大学本科学历占六成。65.2%受访者居住在北京、上海或广州。
红会为何走不出“郭美美”阴影
2011年6月下旬,认证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在微博上的飞速蹿红,一度令红十字会的公众信任度跌至谷底。本次调查显示,有9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知道“郭美美事件”,并因此开始注意观察红会此后一系列慈善行为。
“今天回过头来看,‘郭美美’对推动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及政府机构的改革具有很大的正面推动作用,”舆情分析专家祝华新告诉记者,“她的另一个意义在于,还把社会公信力危机触目惊心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给予社会共同疗治信任伤疤的契机,虽然直到今天还未痊愈。”
红十字会2011年底公布的调查报告认定,“郭美美本人与红会及商红会无关,其用以炫耀的财富也与公众捐款或项目资金无关。”红会同时承认,商红会的确管理混乱并与商业机构存在利益关联,并通过撤销商红会为事件调查画上句点。
但红会并未公开商红会财务收支的审计情况,并对媒体质疑态度的回应表现不积极。本次调查显示,有77.5%的受访者表示红会在“郭美美事件”调查过程中“表现糟糕”。祝华新认为,没有指明商红会的利益相关方及对其实施问责是红会在处理过程中最大的失职。
今年4月下旬,时任中国红十字会社监委新闻发言人王永透露,红会愿配合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但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的否认。记者了解到,社监委6月9日将开会讨论是否重启对“郭美美事件”的调查。
从“郭美美事件”开始,红十字会陆续展开一系列“自救行动”以挽救自己遭遇的信任危机:引入国际红会的自我评估工具,对总会和省级红会进行组织能力评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建立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并邀请社会人士组成社会监督委员会等。
但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红十字会两年来的改革努力似乎还未奏效。而近段时间连续爆出的部分社监委委员与红会存在利益纠葛的传闻,也令多数公众继续选择站在负面新闻这一边。本次调查中,“负面新闻不断、形象不佳”、“捐赠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仍是红十字会留给受访者最深刻的两种印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红十字会社监委委员、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对本网记者说,“信任破坏起来很容易,恢复起来很难,红会系统要重拾公众信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