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与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有关的话题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与地震遗址保护资金有关的内容更是被一些网络媒体改头换面另做标题,以吸引公众眼球。
业余时间经常浏览网络,比较清楚此次媒体“集中轰炸”的来龙去脉。7月8日下午至9日早上,四川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饱经苦难的北川也未能幸免,降雨量高达285毫米,连续暴雨达500毫米以上,致使处于地势低洼地带的北川老县城“5 12”地震遗址全面被淹。7月10日,搜狐博客上出现了一篇《23亿建起来的北川地震遗址为何打水漂》的博文,作者是一个常年在加拿大工作的嵇少丞。7月11日,南方某报以《北川地震遗址数亿投资打水漂,保存或消亡存争议》为题,对北川老县城遗址被淹以及投资情况进行了报道,其中很多数字和内容引用了嵇少丞的文章。7月12日,北京某报又以《地震遗址数亿打水漂?官方称投入不过亿元》为题进行了报道。随后,部分网站以《北川回应亿元地震遗址打水漂:本就会慢慢消失》为题进行了转载,给本就“雪上加霜”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被淹是事实,但不能因为被淹就否定地震遗址保护工作,因为地震遗址承载了太多的民生期盼。第一,被地震掩埋的遇难者家属要经常回去悼念,特别是清明、中元、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往地震遗址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第二、北川是山区县,老县城地震遗址是邓家、漩平等多个镇乡的必经之路。第三,在“5 12”特大地震中,北川受损最严重、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很多外地人到四川都想去“老北川”看看,特别是地震不久的那一两年,由于还没有对遗址进行系统清理和加固,部队戒严,很多外地人都是想方设法进老北川。因此,为了尊重北川群众的感情,为了方便北川部分群众的出行,为了外地凭吊者的人身安全,对地震遗址进行加固保护必不可少。况且,洪水退了,加固的硬件设施仍还,组织人员进行简单清理后,人们仍可到地震遗址凭吊。
从一篇博文的23亿,再到报刊网络的“数亿”,数字的水份再缩小,真相在接近。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呢?一个经常在加拿大工作的所谓专家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熟悉吗?事实上,2010年,四川省相关部门批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及遗址保护工程,概算总投资6.7亿元,实质财评后到位资金只有4.7亿元。这些投资建设的工程包括一座地震纪念馆、一个地震遗址保护区和曲山镇灾后重建的集镇任家坪。真正用于北川老县城保护的资金正如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国家“5 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专家组组长彭晋川所说的那样,未超过1亿元。用“地震遗址数亿元打水漂”作标题,纯属以“标题制造话题”的误导行为,而一些所谓的专家,只凭主观臆断就乱下结论更是极不负责任的。
网络时代,资讯发达,但确保信息的真实应该是每一个传播者有最起码的道德和底线。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如此,其它方面的报道也应该如此。(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