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璠教授认为甘肃西和乞巧文化在中国节日文化链中独树一帜,无论就其传承历史的悠久、时间节点的漫长(七天八夜)、仪式规模的完整,民众的普遍认同和参与等,都显示出独特的地方特点。他从西和本地学者著作《西和乞巧歌》入手,提出民俗学田野作业对乞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乞巧文化传承人保护和乞巧文化保护回归民间等观点,颇具启示意味。
民俗学顾问柯杨教授指出在传统的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画上等号,把乞巧节人为地改变为“中国的情人节”的说法都是欠妥当的。西和保持着乞巧节古老的原初性质,也就是古老的秦文化的延续与活态遗存,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柯杨同时指出,西和乞巧节在历史上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着牛女爱情传说的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农村妇女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方向发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以南北两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为例,阐释了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运作。一南一北乞巧文化同在“巧”字,却各具特色。西和乞巧作为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的灵动美,融入生活、融入民众,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寄托着人们的信仰或对家乡风物的缅怀,叙说着人们的心声与诉求,世代相传,衍以为俗。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民间乞巧传统工艺,刺绣、剪纸、保健枕、麻鞋、麻纸、鞋垫、香包、草编等行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使美好的故事得以活态传承,与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更具现实意义。
作为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赵逵夫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乞巧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始终心系陇南文化发展。赵逵夫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指出,乞巧文化渊源于古老的秦文化,是周秦文化的结晶。西和乞巧风俗盛行的原因在于首先它是一种群体模糊记忆,而群体记忆是由习俗传承而来的,牛郎织女传说是西(西和)礼(礼县)深厚文化内涵的体现。乞巧是从自然崇拜走向超自然信仰的历史转折,原始人对星的崇拜是乞巧文化产生的深远根源;西和乞巧文化意味着宗教乃至国家宗教的世俗化;西和乞巧文化反映了一种原始思维的遗留,是“神灵物”的三位一体;乞巧文化的发展演变对古代妇女地位的确立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作为西和乞巧女儿节10项系列活动之一,目前已进行6项(乞巧音乐创作活动,专家学者田野考察,乞巧文化摄影采风活动,制作乞巧电视宣传片、微电影、动漫、连环画,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网上乞巧活动)。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之后将继续举办出版学术著作和论坛文集、民间乞巧活动、乞巧文化推广普及等活动,届时将为甘肃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推广再注活力。(记者 薛朝华)
实习编辑 黄金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