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左右未来 抢主动权争搭金融服务平台
不只在信用支付领域阿里金融让传统的“金融贵族”们“颤抖”,几乎在任何他所涉足的领域都是如此——阿里小贷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线上发展的p2p模式;6月13日,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服务,短短半个月,合作伙伴增利宝便一举登上货币基金用户数的首位。此外,腾讯宣布发布微信5.0版,主要应用方向是金融理财,并将与旗下财付通合作推出支付功能……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部负责人认为,掌握了客户背后的大量数据是阿里巴巴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尽管银行也掌握客户数据,但银行内部或者部门分割,或者防火墙隔离,这些数据并未被有效利用。
某第三方支付公司CEO更是直言,银行所有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不会为了某个公司几万元的贷款专门开发一款产品。银行也不会跟踪一个企业的资金流和货物流。“银行只关心企业从银行这里借了多少钱,到时候这笔钱能不能还上。所以我们开玩笑说银行就是超级当铺。”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传统业务、息差优势等不断下降,互联网金融又迅速崛起,商业银行也不得不重视起互联网业务的潜力。分析人士认为,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涌来袭,商业银行也并非完全没有优势。比如,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银行系网上商城就比普通的电商平台更具优势。客户在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平台上购买商品,只能通过储蓄卡、信用卡一次性付款、信用卡在线分期这三种模式付款,且大多数信用卡发卡行不允许客户在小型电商平台申请信用卡在线分期付款,客户在购买电脑等大件产品时,往往要承受较大的还款压力。而银行系网上商城不仅允许客户通过信用卡在线分期,还支持客户利用贷款购买商品。此外,工行、招行等自有的网上商城不仅支持信用卡分期付款,更加引入了团购、聚便宜、限时抢购等时下流行、引人眼球的营销策略,大有与电商“一争高下”的决心。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认为,未来的商业银行主体形式可能将由实体机构演化成为网络平台,通过整合、应用包括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实现互联网式的支付结算、投融资业务、信用评估、风险管理、事后控制、研究分析等功能模块,一方面为小规模的“自金融”获得提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交易平台,另一方面则为大规模的、涉及面更广的、更为复杂专业的金融服务,如供应链金融等,提高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平台。
“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并不会给银行带来太大的业务压力。”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但是其对交付渠道和交易模式所形成的颠覆对银行来说才是最大的挑战,因此各家银行也都在搭建自己的平台,先行把握渠道主动权。”
“对于小银行来说,自建平台不仅投入太大,而且受限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平台流量和规模都不会很理想。”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一些具有集团背景的银行,则可以参考民生电商的模式,比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下面设立电子商务公司,集团内部证券、信托等多个金融机构可以与之对接。 □本报记者高改芳 陈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