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校内减负,但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在校外报了许多学习班,为学生增负。京华时报记者朱嘉磊摄
京华时报讯(记者郭莹)教育部8月22日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日前已经结束征求意见,在收到的近6000条意见中,九成对规定表示支持。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留不留作业问题,大多建议还是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该适当留些作业。
据悉,截至8月29日,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件方式向教育部提出的意见建议为5956件。除了教育部收到的建议,不少人士还通过媒体、网络反映意见建议。教育部还通过多种形式,向各地教育部门征求了意见建议。
记者了解到,在5956件意见建议中,90%以上认为制定减负十条规定直面现实问题,措施很具体,出发点很好,减负深得人心。51.9%的公众对减负十条规定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对减负规定中的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规范考试、严禁违规补课、每天锻炼一小时等规定均表示了高度认可。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留不留作业问题,大多建议还是倾向于小学高年级应该适当留些作业。另外有48.1%的公众分析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表达了对减负工作的期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愿望。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规定还未下发,北京市暂时不会调整现有政策。他认为,从目前征求意见的“十条规定”看,可修改的空间还很大。但“十条规定”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减负力度还需要加强。
今年初,北京市已率先推出了减负令,实施了包括“规定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不得进行期中考试”等八条减负措施,这些措施在各级学校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新学年开始后,北京的八条减负措施还将继续执行,同时今年会特别加强对减负的督导,尤其是对课业负担的监测。同时,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学校进行重点指导。
□专家观点
先考试改革再进行减负
昨天,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对于教育部推出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中有90%的人赞成,应该先搞清楚是赞成减负还是赞成减负令,两者并不相同。如果赞成减负内容,更要关注这些措施是否能够落地。熊丙奇说,如果能够落地肯定是好事,但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能否实现。
此前,对于很多网友认为“考试制度不改,学生减负难以达到效果”的观点,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曾表示,这是一项综合改革,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进而实现中高考改革。
熊丙奇认为,推行改革让减负先行的做法并不正确。他认为应该率先推行考试制度改革。目前全国有90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这个比例应该进一步扩大。熊丙奇说,现在的自主招生并不彻底,是伪自主招生,依然与高考嫁接。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有效的方式是高考后再进行自主招生,各个学校根据情况限定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申请,由高中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可以向多所学校申请,最终从可录取的学校中选择心仪的学校。
熊丙奇认为,目前政府应该做的是放权。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路目前已经非常明确,但是现在的行动太慢。只有高考改了,减负才不会是表面文章。
京华时报记者郭莹
□关注北京
>>学校做法
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
作业量纳入教师考核
作业量一直是体现学生负担最为直观的指标。花家地实验小学教学主任王老师介绍,按照市教委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作业,三至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
钟,五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从上学期起,学校尝试对学生作业量进行“日报日审”,学校每天发给学生一张表,一方面填上老师预测的当天作业完成时间;一方面则由学生根据完成情况填写实际使用时间。每周年级组对这些表格进行集中审核,了解教师在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掌握适合的作业量。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老师开始慢慢掌握了合理的作业量。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一成果,从新学期起,学校将学生作业量正式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中。一旦发现布置作业量过重的教师,将在其教学工作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
昌平区城关小学
减少家长给孩子签字
昌平区城关小学是本市“减负”示范校,该校采取的免费发“减负”书包、严格控制作业量等方式在全市得到推广。从新学期起,该校又将推出一项减负新招——减少家长给孩子签字。
昌平区城关小学校长柏继明介绍,现在小学里,家长给学生签字的内容太多了,每天的作业要签字,默写要签字,听写要签字……各种名目的签字让家长苦不堪言,一方面签字沦为走形式,有的家长没时间就随意签字应付,并没有起到监督孩子学习的作用,另一方面则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使他们学习缺乏自主性。
城关小学上学期调查了解,超九成的教师和家长赞同简化家长签字内容。经过讨论,学校决定改革家长签字制度,对一些学生能自己完成的项目,将取消家长签字,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习惯,也让家长信任孩子。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
培训家长“校外减负”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校长叶艳介绍,学校已经意识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今年一年级新生报到时,学校首次对一年级新生家长展开辅导培训,指导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如何引导孩子在家时兴趣的发展。她说,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没入学就负担重重。这些都需要从家长处入手解决。
对于其他年级,学校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希望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家长提出建议,分享好的做法。同时,学校也会向家长发出倡议,并对全校家长进行减负培训,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孩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减负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学校将指导家长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让孩子从兴趣出发去学习。
海淀区清华附小
“1+X”模式整合课程
在学生减负上,清华附小推出了“1+X”课程体系。“1”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分为四大类: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每一类都包含若干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整合后的课程性质、核心素养一目了然。学校还自主研发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质量目标指南,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乐学手册》。
学校还尝试35分
钟的“小课时”,将“节省”下来的课时放到“大课时”中去,一节课变为60分钟,方便学生学习,实现了乐学、减负增效的效果。
>>区县做法
西城推广按特色编班
西城区副区长陈宁昨天表示,减负是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孩子真正发展空间的重要渠道,西城区非常支持,也一直在努力落实。“具体而言,一方面把课时先压下来,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把学生的课堂教育与课下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将减负落实到位。”陈宁说。
陈宁介绍,西城区在减负的过程中,对课堂结构进行了调整,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她说,这样做看似减少了专业课程,但其实是对专业课程有推动作用。过去一些普通的学校很舍不得这个时间,但是操作了一个学期之后,大家普遍反映效果很好。
西城区正在推广按照特色编班,而非按照考分来编班的方式。她说,特色编班是大原则,主要是按照学生的特长和学校的整体安排,为学生安排最适合的班级。“有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好,可能就分到侧重语文教学的班级;如果学生有些课程基础差一些,就会分到进度稍微慢一些的班级。整体上看,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学生,要求都不同,有不同的考量指标”。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郭莹 张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