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左)为当地藏族群众义诊。温家林摄(新华社发)
7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吴天一,被青藏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在50余年高原医学研究生涯里,他的身上有多达14处骨折,双眼在40多岁就罹患白内障,更是在亲自试验高低压氧舱中被击穿耳膜。但这些都不能阻止他走遍青海、西藏、甘肃等大部分高海拔地区,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在青藏铁路修建期间,他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对保证5年里14万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见到吴天一的时候,这位76岁、塔吉克族唯一的院士,刚从海拔5600米的珠峰基地营下来,回到青海西宁的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礼帽、墨镜、皮夹克、皮靴,加上一副晒红了的面孔,像个洋气的藏民。
“打算在珠峰建个站。”这个中国高原医学领域的开拓者换上白衬衫把袖子一卷,露出这个年纪少有的结实肌肉。
他随即问我们:“喝水了吗?到了高原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高原病的原因除缺氧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高原太干燥,人缺水,导致血液变得黏稠了,不利于循环。”
对初次相识的人,吴天一迅速地说了一遍自己的塔吉克族名字:伊斯梅尔·赛里木江,别人还没回过神来时,马上笑着说,名字长,所以父亲给他取汉名时,就用了两个简单的字。这个名字,几十年来在青藏高原很出名,三江源头、阿尼玛卿山下、星星点点撒落在高原上的帐篷里,只要他策马出现,人们都会高兴地迎接这个“马背上的好曼巴(好医生)”。
对14万“天路”的筑路大军来说,吴天一的名字更像“保护神”一样熟稔,每人有一本他编的高原病防护手册。在他的指导下,青藏铁路5年建设,这10多万人没有一个人因为急性高原病而倒下,这是海拔4500米以上大群体高强度作业的奇迹,也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粉身碎骨”和“狼眼睛”是他的军功章
据说吴天一是个“粉身碎骨”的人,还有一双“狼眼睛”。我们向他求证。
“粉身碎骨大概是说我在高山多次车祸有14处骨折,狼眼睛是说我的双眼因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导致白内障装了人工晶体,到夜里就发绿。”他指了指耳朵,鼓膜被低压舱试验多次压力变化打穿过。
“我也会有高原反应,除了世代居住在藏族聚居区的人,从平原上来的人,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都会有反应,头疼心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是世界最高海拔地震,当时70多岁的吴天一多次请命赶赴地震灾区,一面组织抢救伤员,一面救治从平原来的救护队员,并四处讲授高原病防护知识,直到深夜。
吴天一对我们说,藏族同胞很厉害,你看他们脸蛋红扑扑的,就是常说的“高原红”,其实并不是晒红的,那是因为大量毛细血管增生,使血氧可以四通八达运到组织,内脏的血管也是一样,这是藏胞在高海拔地区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原因。
为了找到科学证据,吴天一做了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课题,为此他学会了藏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西部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区,收集了数百万份科研资料,为他的创新性论点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