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图案印上时装,带着强烈的香港风格。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香港第一代公屋的生活写照。《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料照片
一家德国报纸近距离观察香港后曾经刊出一篇报道,其中一段指出:“在香港,这个拥有自由经济体制的前英国殖民地,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人均收入达到3.4万美元(2011年),但它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灾难性的住房问题。”
也许西方人难以理解香港人口密集给安居带来的压力,更不知道1953年前的圣诞夜,一场大火令住在寮屋区的5万多名港人流落街头,那才堪称“灾难”。
公屋即政府营建管理提供给市民居住的模式,自上世纪50年代初形成,已走过60年一甲子的历程。现在,香港有一半市民居住在公屋包括由公屋衍生出来的各种资助型房屋内,其中超过200万人即约全港1/3的人口居于房委会提供的大约73万套公屋中,另外超过100万人居住于政府以各种方式资助的自置居所中。
为纪念公屋60年,“话说公屋”展览正在九龙公园内的香港文物探知馆展出。展览分五个展区:公营房屋发展历程回顾、公屋设计的演变、公屋管理的革新、新市镇发展――都市化与公营房屋的规划、我们在公屋的日子。展览将持续至明年3月,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香港的公屋,内地人不妨在赴港时看一看这个展览,关于制度、关于管理、关于香港的前世今生,相信观者会有一番感悟。
1.公屋还在建
1953年为安置火灾灾民建造的第一代公屋叫徙置大厦或徙置屋,共有8幢,地点就在火灾地石硖尾,那时的徙置大厦楼高六至七层,没有电梯,居民共用每一层中间的厕所、浴室和水龙头。到了上世纪70年代,设计标准已包括每户独立的厨房和浴室,也有了大楼电梯。10年后的80年代,公屋大厦楼高多为35层,为了满足需要,政府在市区以外兴建公屋,配套生活、文教设施,形成新社区和新市镇,荃湾、沙田、屯门为第一代新市镇;大埔、元朗、粉岭为第二代市镇;天水围、将军澳和东涌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市镇。
香港在1978年推出第一批以低廉价钱出售的房屋,从公屋的出租发展为协助市民购居屋,以至公屋一时失去吸引力,香港也在2003年宣布停建公屋。但近几年住屋问题再次困扰港人,香港房委会宣布从2012年至2016年,再供应近8万套公屋,同时已规划用地从2018年起的5年内,再建10万套。
2.租金在2000元以下
香港房屋委员会主席张炳良在展览开幕时对公屋给出评价:“香港不少市民过去60年一直受惠于公营房屋计划,而公屋亦为本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奠下稳固的基础,改善了以百万计的家庭的生活环境,帮助市民在社会向上流动,同时促进新市镇发展,令香港不断成长。公营房屋已成为香港过去成功故事的一部分,是香港市民引以自豪的集体成就。我相信在今天社会里各行各业的精英不少出身公屋,可以说公屋孕育了我们新一代很多个成功故事。”
张炳良说到的“出身公屋”,意味着中低收入家庭。租住公屋需要申请,申请条件60年来不断调整,如果您今年申请,单就收入一项,一个三口之家,月收入大致不能高于1.9万(港元,下同),家庭总资产大致不能高于37万,当然还包括申请人或家庭中一半以上在香港住满7年、现在香港居住,在香港没有住房等细则。如果符合条件,填表后就可排队等候。
公屋的租金也在不断调整,根据“话说公屋”的展览资料,上世纪60年代石硖尾公屋的月租只需44元,苏屋村的月租是66元。现在,香港房委会制订出各不同公屋邨的租金,比如市区内的新公屋月租最高,每平方米60多元,屯门区公屋的月最高租金为每平方米40多元,适用于龙逸邨990个单位。无论高低,87%的公屋月租金在2000元以下。如这个租金还难以负担,可申请租金援助计划,获得更多政府援助。
3.公屋的启示
在香港,公屋并不是“贫民窟”,而是具有相当好的居住品质。单从租金衡量,一套月租1500元的公屋,同等条件下市场价为月租1万元。香港公屋制度最成功之处在一个“公”字,分配公平、申请公开、管理公正。
住进公屋并非可享用一辈子,住满10年有可能家庭收入提高后,必须每两年就申报一次家庭收入,如收入已高于申请时限额,会提高租金,过高时要限期迁出。如果申报资料作假,会有牢狱之灾;如果公务人员收贿作假,市民会零容忍举报,廉政公署马上介入,因此,公屋腐败几乎绝迹,公屋真正发挥了帮助“居者有其屋”的作用。
政府免费拨地和香港房管会专业化管理是香港公屋制度的保障。近些年内地的住房矛盾日益突出,不少专家和管理部门将目光投向香港的公屋政策,认为大有可供内地借鉴之处。比如政府在安居工程中的作用、个人资本投入安居工程的引导、公屋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制度设计、公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屋社区建设等方面,如果深入研究下去,对内地安居工程的有效实施大有助益。
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内地和香港不能简单类比,目前的情况下,内地还是要通过市场调节分配相对更为合理,否则,再好的政策没有诚信和配套措施支撑,很容易造成新的形象工程和腐败的空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