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核潜艇闯过“生死关”:钢铁随下潜深海变形
解放军核潜艇基地进行海上核安全救护演练。
被当做终极撒手锏的战略核潜艇向来游离于普通民众视野之外,即使自称军事透明的美国,也极少公开这种国之利器。中国官方媒体28日揭开包括战略核潜艇在内的解放军核潜艇部队的神秘面纱,并宣称已在深潜、远航等领域突破多道“生死关”。中国军事专家28日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了这些充满风险并极具挑战的“生死关”对于核潜艇的意义。
极限深潜关系核潜艇生死
“极限下潜深度”是核潜艇的重要指标,需要通过惊险的“极限深潜”来检验。相关报道称,1988年4月,某核潜艇奉命执行极限深潜任务。这次试验,包括最大深度潜航、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水发射鱼雷等项目。参加深潜的老艇员、基地原副政委孙承勤回忆称:“100米、200米……潜艇越潜越深,舱壁不时发出响声。一根支撑深度计的角钢随着潜艇下潜而逐渐变形。”但官兵没有退却,每个人都在各自战位上镇定操作,控制潜艇平稳地向深海下潜。12时10分52秒,深度计指针指到极限深度,标志中国潜艇史上深潜新纪录诞生了。
中国军事专家李杰介绍说,战略核潜艇的威慑力,取决于它的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前者由核潜艇携带的战略导弹决定,而后者则与核潜艇的隐蔽性直接相关,特别是噪音、最大下潜深度等参数尤其重要。他表示,作为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核潜艇必须保证躲过对手的监视,一旦行踪暴露,战时必然第一时间就会被摧毁。由于海洋环境复杂,随着下潜深度越深,对手通过声呐寻找潜艇的难度也成倍增加。此外,由于潜艇与周边海水之间存在微小的温度差异,新一代反潜技术已能在一定深度内以此寻找潜艇踪迹,这也迫使核潜艇不断拓展极限下潜深度。然而核潜艇下潜深度是有限的,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1963年执行深潜试验时,就连同全艇129名官兵和技术人员一起沉入2500米的海底。
那么核潜艇极限下潜深度取决于什么呢?李杰表示,其中涉及核潜艇的整体设计、主要抗压结构和建造材料。如今前两者的发展已基本成熟,因此核潜艇的建造材料成为制约其下潜深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耐压壳采用HY80高强度钢材,下潜深度约300米;“海狼”级攻击核潜艇采用性能更好的HY100钢材,下潜深度增加到600米;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采用HLES-100高强度钢,下潜深度达500米;而苏联利用钛合金建造的攻击核潜艇,下潜深度甚至超过800米。
长航时考验艇员心理素质
中国核潜艇还曾创造长达90昼夜的长航时世界纪录。此前纪录是由美国核潜艇创造的84昼夜,但美国艇员返航后大多是被抬着走出核潜艇的。1985年11月,中国核潜艇开始首次最大自给力考核试验。这次长航显示中国核潜艇具备良好的机动性、隐蔽性、适航性、可靠性,标志中国核潜艇作战能力迈上新台阶。
一名海军专家表示,潜艇上浮水面次数越多,越容易被发现,战略核潜艇对隐蔽性要求极高,需要尽量减少上浮次数。尽管理论上核潜艇可在持续数月的战备值班任务中保持潜航状态不用上浮换气,但实际上作为核潜艇的操作者,艇员难以忍受这种长时间持续的封闭环境。
李杰介绍说,长航时任务中,接受考验最大的是艇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是普通水面舰艇执行海外部署任务,在茫茫大海上长期见不到其他人,船员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何况在封闭的环境中,潜艇艇员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更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影响作战效能。他举例说,2009年英法战略核潜艇在海底相撞,事后查明,当时英国核潜艇刚结束战备值班任务正在返航,因长时间巡逻而疲惫的艇员未注意到附近情况,才发生这起罕见的潜艇相撞事故。
因此如何改善核潜艇艇员在长时间执行任务时的情绪受到各国关注,主要手段包括增加艇员的个人空间以缓解压抑感、通过娱乐和健身设施提振艇员情绪等。美国如今正为战略核潜艇配备女性艇员,并从中检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说法能否适用于狭窄的核潜艇。
西方紧盯中国核潜艇远洋巡逻
核潜艇需要驶入大洋才能发挥作用。对于中国核潜艇的行踪,西方情报界一直非常关注。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每年都发布报告,煞有介事地统计中国核潜艇远海巡逻次数。但这些结果是否靠谱却值得怀疑。因为各国对核潜艇的行踪都高度保密,即使号称军事透明的美国,也只是偶尔对外展示攻击型核潜艇和改造的巡航导弹核潜艇,至于战略核潜艇的行踪则极少外泄。(马俊)
实习编辑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