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文物贩子揭秘业界文物作假内幕

2013-11-25 09:57:28 来源:三湘都市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在走访长沙古玩收藏市场的过程中,记者认识了老黄(化名)。他自称是摆摊卖古旧的“圈内人”,对于文物作伪的门道谈得头头是道,但是不愿意透露真实姓名。

“搞古玩的都很低调,怕惹祸上身。”他告诉记者,国内文物市场已经形成了产销一体的“造假产业链”,各地的文物仿制工厂、作坊负责生产,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假文物批发给文物贩子,最后经古玩市场或文物商店流入社会。

揭秘·作假

无限逼真,常人难以区分

老黄向记者详细讲述了目前市面上销售比较多的四类藏品的制假手段,“这些制假手段现在都已经很成熟,一般人很难鉴别出真伪来”。

木器作假:

多是旧家具改装

对于古旧家具,老黄表示,“一般长沙的古旧家具多是老料新工,还有一些是以大拆小。”

老黄说,其中鉴定难度最大的是“以大改小”。比如,旧时放置在厅堂的八仙台是合仙台的两倍大小,但价格不到前者的一半,有的造假者就把八仙台的桌面切去一半,把四只桌腿都装到另一半下,改成一张合仙台。如合仙台的价格是1万元左右,改装之后就可值2.5万元左右。

还有一种造假方法就是“新老搭配”。比如一把椅子,造假者可以把椅子拆开来,分别找来新的材料,与老料拼装成两把椅子。

瓷器作假:

老残片拼成品最难辨

瓷器也是造假比较多的古董。“目前长沙市面上假瓷器比较多的有汉罐、唐三彩和明清瓷器等。”老黄说,瓷器造假很容易,第一步是按照古代款制将瓷器做出来,第二步就是“做旧”。

与以新充旧相比,“补货”是最难鉴定的。造假者到各地古窑场或坟墓遗址搜罗大量的“垃圾”残片,然后拼凑成一件完整的赝品。即使鉴定专家采用先进的多点取样的办法,得到的分析结果也一样是“真品”。

铜器作假:

做出铜绿能卖十万元

据老黄介绍,铜器特别是铜镜,可能是以后古董造假的重点。目前,长沙市场上也有不少假的铜器,很多都来自湖北一带。“铜器造假由来已久,比如说宣德炉,现在存世的真品很少,很多都是明清时期仿制的。”

最初,造假者把化工漆和石膏粉拌成与铜镜相近的颜色,在素镜上做成各种动物,或者把坏的铜镜用胶水粘起来,再用一张透明薄膜裹起来,擦上黑鞋油,看起来就像南方出土的黑漆背。后来,造假者又把铜镜坏的部分锉掉,改成小铜镜。甚至还有些作假高手把老铜镜上的锈取下来贴在新做的铜镜上,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编辑: 宁波 标签: 文物 故事 文物贩子 紫砂壶 老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