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余清兰在新房里刺羌绣。震后新生活让她找到了新希望。
中山援建的漩口医院工地,工人们挑灯夜战。
2008年8月7日,距地震不足三月,广东工作组进驻汶川对口援建。两年间,82亿元重建资金,702个项目,80%资金用于民生。两年后,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运货卡车逐渐不见踪影,一切归于平静,人们忙碌于街头巷尾,他们的生活已经剧变。
两年间,震后再婚家庭逐渐融洽,失去孩子的母亲选择坚强,再次孕育新的生命。两年后,再孕宝宝逐渐长大,他们承载着汶川新希望。迎接他们的,除了崭新的道路、房屋和校园,还有业已翻页的记忆———被遗忘的伤痛,日渐红火的日子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红火第一次喝上自来水
深秋的汶川,午后阳光慵懒扫进窗户。余清兰悠闲靠着沙发,一针一针绣着羌族刺绣。
去年,她搬进了两层的红砖屋,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洗衣机,还打算搞“农家乐”。“地震改变了我的生活”,余清兰说。
余清兰的丈夫在援建工地做工,一天收入120元。大儿子在县城修车,小儿子今年读高三,成绩名列前茅。而她手中的刺绣,虽然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仍未完工,但一旦出售,至少能卖2000元,“够全家人吃两个月”。
两年前的8月,广东湛江援建组驻汶川龙溪乡,公共设施建设得以“翻身”———工作组投资近4000万元修建总里程48.09公里硬底化公路,进村的公路全铺上水泥。同时,在保持主要旅游景点原有风貌基础上,工作组将它们修葺一新。
旅游有了新内容,进村游客日渐增多。
地震后,援建组和当地政府全面规划,精挑细选确定余清兰现在的居住地,集中给房屋倒塌群众重建新房。去年9月,余清兰和其他100多户人家一起,搬进新房。
在这里,她第一次喝上自来水。湛江援建工作组投入400多万元,在7个村各修建一处饮水安全工程。
“广东人走了30多公里找水源,再走30多公里架管子到村民家里”,余清兰说,村民都知道那个地方有水,但路途遥远且多是山路,“没想到援建组的人硬是把管子拉了过来”。现在,水龙头一开,清澈的水哗哗直流。
援建组修建的锅庄广场,现在每天下午都挤满了人,当地人自编自排节目,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