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顶尖的进行灾后心理救援研究的团队,心理所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盈江地震和彝良地震等五大灾区先后展开了科学有序、深入持久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对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模式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应用,以其专业深度、人群广度、区域跨度、时间长度引领和示范着我国灾后心理家园的重建。
芦山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中科院心理所紧急召开会议,迅速做出灾后心理援助工作部署。一方面立即做好人员准备,制定一年心理援助实施方案和三年心理援助规划。同时,就近派出北川工作站的心理援助人员,于4月21日到雅安灾区,了解灾后群众的心理状况。
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员非常清楚,灾后心理救援是一场持久战。而他们派出的北川工作站,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已经工作了五年。
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助理刘正奎介绍,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四川汶川地震后,组建了10个心理救援站,目的是对受灾群众进行长期的跟踪治疗。这些救援站一方面在灾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一方面进行专业培训。这次芦山地震发生后,心理所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灾害心理援助工作预案》,迅即派出5·12汶川地震后驻扎在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的两名志愿者前往雅安市开展前期心理评估工作。
4月21日,志愿者走访调研了雅安体育场、雅安人民医院、雅安市委和雅安市雨城区区委四个部门,了解当前雅安市的交通、物资接收与分配点、居民安置点等相关状况,现场发放了心理所在汶川地震时编写的心理援助自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