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有资本因其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而受诟病,不少学者指出,由于既得利益羁绊,国企改革不到位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该意识到,去行政化意味着政治经济学的缩小和效益经济学增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甩掉包袱反而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更好、更高效发展,从而与民企实现共赢。”曹和平认为,在此领域,三中全会或将有“大动作”。
同样被寄望出现“大动作”的还有财税体制改革。伴随着“营改增”的全面铺开,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重新划分迫在眉睫。
“中国现有财政体制确实面临大调整,税制方面也将有大的改革和完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向中新社记者透露,“在事权方面,中央政府将在诸如环保生态等领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而营改增造成的地方税收减少,也使中央地方收入分配提上日程。”
苏明估计,三中全会将集中讨论建立新的地方税体系,在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同时,探索建立资源税、环境税等新税种。而对于房产税改革,苏明称,这是“大势所趋”。
“财税改革的最大障碍在于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及路径依赖。”苏明坦言,这便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摆脱路径依赖,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相较于上述关键领域改革,金融改革也因其阻力较小,前期效果较好而被舆论所看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三中全会或将在深化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双重开放方面大笔着墨。具体而言,对内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对外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记者 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