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扬和提升中国精神(摘要)
习近平主席在阐述“中国梦”的时候,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弘扬”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提炼和提升。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之未来的憧憬,而这种憧憬是我们的“中国观”的扩充和深化。常有人把中国解释成“中央之国”,但就中华民族精神五个特征—尚贤的民本主义、重情的团体主义、务实的理想主义、辩证的理性主义和好学的世界主义—而言,我们对中国之为“中”国不能只做空间上的简单诠释,而还应该做义理上的全面理解。上述五条中的每一条都包括了两个因素:务实和理想,尚贤和尊民,重情和为公,务实和理想,辩证方法和理性精神,为我之学和天下主义;在每一条当中,两个因素看似对立,充满张力,但恰恰又彼此共存,互为补充。其实,中华精神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这种两极相通、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这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健全心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维持中道、避免极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思想片面,行动偏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情况可以说并不少见。意识到这一点,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真正发扬中国精神的必要前提。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共近年来所提倡的理性平和的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的理性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的提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校党委书记 童世骏)
编辑 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