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2013年各级人民法院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行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按照”突出执行工作强制性,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强化执行工作信息化“这一基本工作思路,全国法院在化解执行难、提高执行效率、治理执行乱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各级人民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2717763件,同比上升10.2%,标的金额约6000亿元。在执结的案件中,诉讼类执行案件2335997件,占85.95%,其中大多数为民事案件。
据刘贵祥介绍,2 013年法院系统加大了对某类5年以上久拖未执案件专项清结行动,积案化解率达到99.38%,执行额近200亿元。12月,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着力解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人身损害赔偿、追索劳动报酬和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等案件执行难突出问题,集中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行为。
刘贵祥说,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将有能力执行但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的“黑名单库”,向社会公开并向有关单位通报,供其作为信用惩戒的依据。规定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国资委、工商总局、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及10家商业银行等单位和部门达成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进行信用惩戒的备忘录,在对其融资、置产、出境、注册公司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迫使其自觉履行义务。
截止目前,最高院官方网站公布失信被执行人55920例。其中自然人46519名,法人9401名,点击量达到222.7万余次。1669例因主动偿还而从名单库中删除,据黑名单被纳入“黑名单”的被执行人有20%主动履行了义务。银行业根据黑名单已经限制1.1万余人次办理各类金融业务。
刘贵祥说,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加强有关执行工作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强化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出台《关于网络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的规定》,对执行过程中通过网络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及其他财产的行为进行规范,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各地法院采取切实措施,落实执行公开制度,公开执行过程,执行措施和执行结果等信息,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接下来,他说,最高法将修改1998年出台的关于执行工作的相关规定,和出台《关于刑事裁判中涉财产部分执行案件的若干问题规定》,为“执行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系统的法律依据,规范法官在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统一执行工作中适用法律的尺度。进一步堵塞案件执行中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产生的不廉洁等问题漏洞。”
刘贵祥说,法院将进一步推进执行工作的公开化和大力推进执行案件中拍卖机制的改革。最高法院2014年将对执行裁判文书全部公开上网,各级法院裁判文书逐步公开上网。此外,在执行程序中,将通知双方当事人进行听证,阐明各方在执行中的观点和理由,推进执行程序中各个关键环节告知当事人制度,如:采取财产查控措施和拍卖等。在拍卖环节,由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转变为通过网络进行拍卖,逐步推广浙江高院在淘宝网进行拍卖的经验,消除拍卖环节存在的各种积弊,使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他说,今年6月份法院将完成点对点网络查控机制为核心的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下半年指挥中心建设逐步向全国推行,初步建立上下级法院之间执行工作的网络连接,这有利于协助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从而达到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和提高执行效率的效果。
再有,刘贵祥说,法院将继续完善执行信访处理机制,全面施行执行申诉信访案件的立案审查、批转交办、跟踪督办、结果答复、巡回检查等,有效化解涉执行申诉信访案件。
(中国日报记者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