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梁文钊,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包自吉介绍有关情况,并与省民政厅副厅长阿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俊斌,省公安厅副厅长曹义鸿共同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抓住用好这个重大机遇,对于甘肃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当前甘肃省城镇化率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而且城镇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能力薄弱,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社会保障水平低,这既是劣势,也是发展潜力所在。
梁文钊说,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一横两纵六片区”城镇发展战略格局,围绕推进东中西三大城市群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目标,加快完善全省城乡规划体系。省级层面,加快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三大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强化对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各市州层面,适时修编城镇总体规划,大力推进详细规划和城镇风貌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编制完善村镇建设规划,争取及早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对没有制定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划拨、出让土地和开发建设。在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和督察制度,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不能以权压法、人为任意改变规划,不能“翻烧饼”、瞎折腾,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就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梁文钊介绍说一是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在摸清农业转移人口底数和公共服务需求增量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户改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优先解决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二是增强城镇产业承载能力。要依托资源能源禀赋和区位等优势,大力强化产业承载能力,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尤其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推动产业关联配套和集聚发展,为城镇化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三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要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待遇。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加快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住有所居。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尽快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基本实现砖混、砖木结构住房全覆盖。
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体系,把市场的力量与政府的作用整合起来,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境内资金和境外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省委“3341”项目工程,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契机,加快城镇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设完善以大城市为枢纽、中小城市为节点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配备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缩短城市间通达时间,形成城市间发展合力,释放城市间经济发展联动的规模聚集效应。加强城镇供排水、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统筹规划城区和郊区发展,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周围农村延伸,带动农村发展。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道路、给水、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