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老实”不该是“无用”的代名词
老实人可以扬眉吐气了。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查做人实不实,看是否做到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带头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这,不仅恢复了“老实”的应有之义和应有之名,而且赋予了其应有的时代意义。
曾几何时,本该是褒义词的“老实”,却成了贬义词。“老实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一流行的说法,不仅让一些善于投机取巧一向“不老实”者洋洋自得,而且让很多老实人也以“老实无用”而羞愧自惭。在不少机关单位,一些老实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甘当“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一块砖”,却常常得不到重用;一些见风使舵善于钻营者,即使没干出多少业绩却能晋升提拔,得到诸多“实惠”。有一个现象发人深思:很多先进典型人物,其先进事迹往往都是在其遭遇不幸后才被挖掘出来,这些典型“奉献多而所得少”,让人在钦佩感动之余也不免唏嘘感慨。
“老实人常吃亏”的社会现实,让“老实”逐渐成了“无用”的代名词。于是乎,“做人不能太老实”,成了不少党员干部乃至社会上悄然奉行的信条——因为“不能太老实”,一些人干工作喜欢围着领导转,“下基层”变成了“跑领导”;一些党员干部喜欢做表面文章,追求看得见的政绩;一些领导干部开始浮而不实,工作还不怎么样就自我吹嘘、自我表扬,唯恐老实吃亏,等等。“做人不能太老实”的信条,浊化着社会风气,让踏踏实实、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成为一种“无能”的表现,而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浮而不实却成了一种能得到实惠的“能干”,扭曲了社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
此次中央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做老实人”,不仅切中了“四风”之弊的要害,更表明中央对“老实做人”的党员干部的关注。“做人要实”,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一种作风要求,也应成为全社会认同的价值标准。毋庸置疑,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每一个建设者都应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唯有如此,国家和社会才能在砥砺奋进中前行。
要让“做老实人”成为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除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烈的社会氛围外,还应加大改革力度,通过更加科学的制度设计,切实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各级领导干部,除带头“老实做人”外,还应更加关注身边的老实人,尤其是在干部考核、晋升和使用时,切实做到公平公正,让“不愿提要求、不会讲价钱”的老实人扬眉吐气,得到更多“实惠”,发挥更大作用。当全社会逐步形成人人都想做老实人的良好风气,努力、踏实、敬业、诚信等价值追求,一定会为我们这个时代注入更多正能量。(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