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故里研究第一人赵国鼎,今年82岁,坐在拜祖大典现场的一角。他是将新郑黄帝故里文化最先推向全国的研究者。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成功举办,他功不可没。王向前/摄
4月2日,农历甲午年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举行。7000名海内外各界嘉宾故乡聚首,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而拜祖大典能有今天的场面,社会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就是赵国鼎。
赵国鼎是土生土长的新郑人,今年83岁。在4月2日拜祖大典的仪式上,腿脚不便的他坐在轮椅上,默默坐在一角,看着不远处高高耸立的黄帝像。
新郑一位官员说,拜祖大典不能忘记赵国鼎,是他通过恢复重建黄帝故里,弘扬黄帝文化,为中原姓氏文化的研究和开发起到了重要的领头作用。
说起过去,赵国鼎说,这一切似乎都是命运的安排。小时候听老人们讲,中华始祖黄帝就生在具茨山附近。古老的传说,让幼时的赵国鼎对自己家乡有一种无以言表的仰慕。
1983年,50多岁的赵国鼎在新郑市城关经济联合社工作。有一次,他前往海南考察,一位老乡告诉他,海南有个河南村,整个村子的人都姓黄,全是从河南迁过来的,很想回河南看看,但不知道去哪。
“到我们家乡去啊。”赵国鼎兴奋地说,“新郑有黄帝故里,轩辕祠,全世界华人的根都在那儿呢。”没想到,一个月后,11位海南客人真的站在了赵国鼎面前。
接下来的事情,让赵国鼎羞愧难当,他带着客人去轩辕祠,可轩辕祠已经变成了一个兽医院的仓库,庙房、山顶都扒光了,清代立的碑也找不着了。
“如果黄帝故里在海南,我们一定比河南开发得好。”朋友的这句话,让赵国鼎深受刺激,他甚至对黄帝故里到底在不在新郑,产生了怀疑。
“黄帝故里到底在哪里,一定要搞清楚。尴尬寻亲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必须要做点什么。”赵国鼎告诉自己。
黄帝故里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成了他的心魔。正和朋友说着话,他走神了。晚上睡觉,他会突然坐起来查史书。看他整日“魂不守舍”,不少人说他“吃饱撑着了,神经病”。
外人的议论,赵国鼎并不在意。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堂堂《史记》为啥把黄帝老家“搬到”山东了呢?
赵国鼎没有放弃。他有了一个新的计划:既然《史记》注释讲黄帝出生于山东,那就从《史记》之前的历史文献中寻找答案吧。
1985年,赵国鼎多次到北京查书考证,希望从古籍中找到答案。
“整个过程太煎熬了。”赵国鼎说,1988年,因为对黄帝故里究竟在哪儿一事儿,他和有关人员发生了争执,被免职两年。
工作被免了,工资没有了,赵国鼎没有后悔,相反很高兴:“这样我更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赵国鼎查阅了《水经注》,上面有一句十分关键的话“新郑城内有黄帝遗祠”。在中华书局,《国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黄帝炎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国,今郑也”。西晋皇甫谧著的《帝王世纪》,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有新郑是黄帝故里的说法。这些,都足以证明,新郑正是黄帝故里。
1990年7月,在郑州市政府支持下,有关部门在郑州召开论证会,专家基本认同了“黄帝生于轩辕,建都有熊,有熊,今河南新郑”的说法。1992年,在北京召开的“华夏文化与中原文明”国际文化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各地的100多名华人专家,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
至此,政府开始把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1992年开始,新郑市开始于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费用全部由财政承担。
“新郑的拜祖大典背后有太多人的推动和努力,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黄帝故里建设基金会一位副理事长说,拜祖大典和新郑人都不应该忘记赵国鼎。(记者 陈文杰 见习记者 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