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在国民教育全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但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箴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像空中楼阁,看不见也摸不着;也有的人觉得核心价值观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要求,与普通老百姓无关。所以你宣传你的价值观,我做我的大小事,这样的大有人在。
怎么克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冷冷旁观”问题?要从娃娃开始抓,从教育开始变,从根源开始改,既“言传”也“身教”,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当代道德楷模,让核心价值观“活”在日常生活中,“钉”在百姓心坎里。
言传传统文化,保核心价值观之源。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礼仪之邦美名远扬。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基因需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生生不息,开花结果。国外“孔子学院”如火如荼,国内的“国学教育”却少有问津。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盲目地“哈美”“哈日”,却丢掉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价值。“照搬主义”不可取,“丢掉主义”更可惜。所以,在国民教育中一定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践行,向五千年的经典取经,在家庭层面孝父母、爱手足,在社会层面敬师长、尊贤能,在国家层面保疆土、卫主权。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带动身边的人也做好。
身教道德模范,存核心价值观之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情况,只有通过一整套系统的国民道德教育,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是非判断、秉承高尚的价值取向,才能身不倒、魂不丢、节不失。我觉得,与其在心中臆想出虚拟的“全能神仙”,不如以现实的道德模范为标杆,以实际行动践行道德追求。向“最美村官”张广秀学习扎根奉献的毅力,向“最美干部”涂红刚学习“安、专、迷”的韧劲,向“最美教师”张丽莉学习关心呵护的博爱,向“最美司机”吴斌学习无私无畏的坚强……我们常需扪心自问: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其实,一个笑容、一份认真、一种坚持,也许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