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同一面旗帜,亮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气神”。这24个字凝魂聚气,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知是前提、是基础,“知之愈深,行之愈笃”。只有内心认同,才会自觉践行;只有达成共识,才会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使社会主义公民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打造和谐社会、文明国家的基本道德规范。可以说,“三个倡导”顺应世情民意,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社会共同理想和追求。我们要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上下功夫,抓好宣传教育,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生根、开花、结果,进而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社会成员的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厚实。要坚持不懈推动实践养成,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着力创新思路、创新方法,想方设法把教育和实践融为一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近年来连续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就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创新。由广大人民群众推选出来的道德模范,都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既可亲可敬又可信可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说服力、最有影响力的鲜活教材。这就告诉我们,活动不在多少,关键要有效果。离开了实际生活去搞道德实践活动,口号提得再响、活动规模再大,最后也是空对空。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一定要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动员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三个倡导”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