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合肥市包河区创建9个文化驿站农民工业余生活有滋味

2013-12-10 10:56:02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马绊腿!会不会走啊!太水了你,果然是口‘井’,横竖都是二啊!”12月初,记者来到合肥市包河区包河苑社区农民工文化驿站,不等进门,就听到一阵调侃声。文化驿站负责人刘文姐说,农民工工友们正下棋呢,这样逗乐的场面,几乎天天都能见到。

不仅能读书看电影,还能参加培训长本事

“上班干活,下班睡觉”,已经成为大多数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模式,农民工聚居区宛如一个个“文化孤岛”。然而,随着群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80后、90后新生代逐渐成为用工主力,农民工对精神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

包河区委书记胡启生介绍,包河区是安徽“第一城区”,近几年集中了合肥市50%以上的重大市政工程拆迁建设量,集聚了约40万名农民工及产业工人,农民工的文化服务问题凸显。为方便工友,文化驿站主要建立在农民工集聚地,如今已在全区铺开,构成了区、街镇、社区、工地4级服务体系。现在全区共有1个总站、8个分站。

在滨湖新区中国银行后台服务基地项目工地上,忙碌了一天的杜耿和几个工友像往常一样,相约来到农民工文化驿站。这间农民工文化驿站开放较早,如今已经是附近打工者放松、交流的聚集地。“我和工地上的年轻人在这儿组了一个乐队,经常一起排练、弹唱。”说起乐队,杜耿神采飞扬,能在工地上组乐队,以前他可不敢想象,这得益于文化驿站的建立,“咱们工地有100多人,几乎每个人都享受过文化驿站的贴心服务。”

自从工地上有了文化驿站,书报、电影、网络,也来到了农民工身边,文化驿站还提供文化培训,帮助工友长本事。“前些日子,就有老师来教吉他,我也参加了培训。”杜耿说。

包河区文广局局长詹雄才介绍,“文广局先后公开选拔了15名高素质文化人才,定向服务农民工,同时还从演艺团体、学校常年招募志愿者,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农民工艺术培训教师库,有90多人!”

不仅服务农民工,文化驿站也成了务工人员子女的好去处。“文化驿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及义工机构开展共建,给孩子们辅导课业、进行素质拓展,尽力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刘文姐说,文化驿站里已经开设了健美操、绘画、手工、舞蹈等多个兴趣班。

胡启生认为,我国正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有机会在城市里落地扎根,因而,文化驿站责任重大,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这些新市民塑造价值观念、提升文化素质。

“我们希望,通过文化驿站各项活动,让农民工能加强身份认同,更好融入城市。”包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海霞介绍,目前包河区正逐步扩大农民工文化驿站的覆盖面。

只有运转管理都有标准,生命力才能长久

想要文化驿站服务更多农民工,必然牵涉到建设成本的问题。

“根据地理位置好坏、服务内容不同,成本差别很大。”詹雄才说,“最基本的是场所费,工地上相对便宜,约2万元左右,社区里就比较贵,大概得30万元。活动项目则是一项更持续的投入,今年以来,包河区在活动上已经投入了200多万元。”另外,为文化驿站配备工作人员和日常维护也需要花钱,幸好志愿者和义工的参与节省了部分人力花费。

目前,文化驿站的运转主要靠政府拨款,也有一部分来自社区经营。“包河苑社区文化驿站使用的,就是社区原本用于商业经营的门面房,大约有400多平方米。仅房租一项,社区一年就少收30万元。”刘文姐说。

除了资金问题,让詹雄才担心的还有文化驿站能否常态化。“有的工地很小,甚至是临时性的,加上农民工自身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很难建设驿站。文化驿站建设还需要继续完善制度,只有建设、运转、管理、投入都有标准可循,才能使其生命力长久。”

“在这里工作累不?”记者离开包河苑文化驿站的时候,刚来几个月的工作人员沈娟正忙着收拾桌子。

“累肯定累,每天都要接待几十人次,周末人更多,每天驿站下班都挺迟。而且要提供文化服务,对工作人员专业性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压力还是挺大的。”沈娟说,“不过和农民工朋友聊天也是件开心的事情,希望能有更多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参与进来。”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0日 12 版)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农民工 驿站 包河苑 生活模式 乐队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