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健康与营养
提升小面的地位
除了佐料等硬件上的问题,重庆小面推广不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软实力。
“我们不太善于总结推广饮食文化。”王秀模认为,重庆人吃小面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长期的饮食习惯其实已让重庆小面具备了自身的文化特色,推广者应当加以总结和归纳。
他举例说,从健康的角度来说,重庆小面的汤料、佐料都与当地气候特点紧密相连,我们应当把重庆人为什么爱吃小面的原因,与健康、营养方面的知识相结合。同时,重庆小面应该和火锅、江湖菜并称重庆三大特色美食之一,提高重庆小面在重庆饮食中的地位。
“重庆人吃小面的时间不短,但小面的历史的确不长。”张正雄介绍,重庆人吃小面有400多年历史,但与北方面食习惯形成的上千年历史相比还是不长,主要原因是辣椒是清朝时期才流入中国。所以,北方一些特色面食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底蕴,经历了漫长时间的文化积累,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都更高些。重庆小面的名气要想更大,那么继续提炼、沉淀自身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传承是必需的。
在合适区域推广
走得太快不可能
做足了硬件和软件的功课,重庆小面就能够走向世界了吗?
“有句话叫一方一俗一味,重庆小面的自身特点,注定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推广的可能性。”著名重庆通、文史专家肖能铸认为,各地饮食的特点都是气候、风俗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经过长时间形成的,并非衣物、手机这样的商品,能够快速推广到另一个风俗、气候完全不同的地域。
他以重庆火锅为例说,他曾在西安看到多家打着重庆火锅字号的餐厅,但了解后发现,几乎所有重庆火锅都按当地口味进行了改良,买单的也是以四川、重庆的食客为主。“如果重庆小面进入西安,试想会不会变成拉面版小面或其他东西呢?那么它还算不算正宗重庆小面呢?”
张正雄对此也表示了类似看法。他认为,重庆小面的味道、佐料以及重庆人吃小面的习惯,都和重庆的地理、天气特点有关系,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在北方干燥的天气下,如果早上吃一碗重庆小面,大麻大辣的味道很可能让人一整天都会处于胃中发烧、难受的状态。反过来,老北京的豆汁拿给重庆人当早餐,同样不会受欢迎。
“世界上知名度很高的意大利面,实际上也是经过各种改良。就算是在中国,相信也少有愿意长期食用意大利面的。”张正雄表示,我们应当理性看待重庆小面的推广,在四川及周边饮食习惯接近的地区,时宜地推广重庆小面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