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课程建设
兴趣小组和社团进课程
标准摘要: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允许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课程内容与设置的整合。开发校本课程,每天1节课程辅助活动课,学生参加课程辅助活动覆盖面达到100%。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纳入课程安排。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保障音、体、美和综合实践课等课时,充分使用“六大功能室”,积极开展实践大课堂活动。
专家解读:《标准》强调对校本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5 课堂教学
倡导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标准摘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重视实验课程,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听课、评课,校长及教学管理干部坚持上课,每学期听评课4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达到85%。
专家解读:《标准》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包括理念、目标、方式。同时,对校长和教学管理干部深入一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体现学校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
学生发展
6 学生品行
提升孩子内外修养
标准摘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规范,有良好的劳动、生活、礼仪、安全自护、卫生等习惯,养成自觉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发言、独立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
专家解读:学生品行是德育实效性的体现,《标准》不仅强调提升学生理想信念、公民素养、人格品质等内在修养,还强调外在表现出的良好行为习惯。
7 学业水平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
标准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开展学校质量监测与评估,不以升学率、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全面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行等级评价。
专家解读:《标准》体现了对教学改革的引导,好的学业发展水平不只是当时的考试成绩,而且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8 身心健康
体质健康合格率高于90%
标准摘要: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身体运动能力等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合格率高于90%。开展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强,自我效能感高。
专家解读: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适应能力为基本要求,突出学生身心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包括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
9 兴趣特长
培养3类4项兴趣爱好
标准摘要:学生学习兴趣指数小学达到0.81,初中达到0.70。在小学阶段,培养2项体育运动爱好、1项艺术爱好和1项科技活动爱好;在中学阶段,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1项艺术特长、1项科技活动技能。
专家解读:《标准》提出了对学生个性化爱好特长的培养要求,并对中小学进行区别,小学要求有基础性的爱好,中学则要求形成特长或技能。
10 学业负担
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
标准摘要: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课外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在1.5小时以内。采用自主性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形式。学业负担指数小学低于0.2,初中低于0.3。
专家解读:这是学生发展板块中的一项特殊指标,承担着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监控和扭转应试倾向的任务。因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效益,而不能靠野蛮地加大课业负担。
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