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
从1931年10月的锦州轰炸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侵华日军到底对中国实施了多少次无差别轰炸?昨天,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联合表示,由双方共同承担的“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
耗时近十年完成大轰炸研究
项目领衔人的西南大学教授潘洵说,2005年,重庆市委就批准把抗日战争研究作为重庆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的重要选题方向,启动了“重庆大轰炸”的调查与研究。随后,重庆市委宣传部与西南大学共同建立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截至目前,我市已查证并公布重庆大轰炸死难者2000多位,召开了“重庆大轰炸暨侵华日军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立项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及其遗留问题研究”,发掘了揭露日军侵华轰炸重庆暴行最新证据——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纪录片《苦干》。
潘洵说,目前,专家们已经完成侵华日军大轰炸档案文献史料和受害者口述证言集十七卷、700万字的搜集整理和写作工作,其中九卷已经出版,明年出齐。同时,还出版了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的学术专著《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
放眼全国研究日军无差别轰炸
什么是无差别轰炸?潘洵说,无差别轰炸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达到其战略目标,利用其优势航空兵力,对中国各地城乡实施的不区别军事设施和民间地区、军队活动和市民生活的轰炸行为,“重庆所遭受的长达6年10个月的轰炸,就是日军实施的无差别轰炸。”
令人遗憾的是,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中,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罪行与细菌战、慰安妇等罪行一样未被追究和审判,长期以来,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残暴的非人道轰炸罪行没有得到任何的清算,无差别轰炸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因此,中心将研究的视野从重庆大轰炸扩展到侵华日军对整个中国领土的无差别轰炸。潘洵说,此次中心承担的“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也成为继周勇教授领衔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其经验研究机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之后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首次集成无差别轰炸丰富史料
从局部侵华时期的锦州轰炸、上海轰炸,到全面侵华时期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广大城乡的轰炸,无差别轰炸不仅成为日军全面侵略的急先锋和排头兵,而且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无差别轰炸惨案。
潘洵说,课题将全面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各类档案资料、报刊资料、日记回忆、口述资料、图片影像资料等,编纂成《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史料汇编》,包括在原始资料基础上编辑《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暴行日志》,并建立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资源数据库。
这是首次关于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史料全面而系统的专题整理,不仅有助于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历史的系统发掘和保存,汇集日军实施无差别轰炸的大量铁证,全面反映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历史真相,而且将为深化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奠定坚实可信的史料基础。记者李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