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庭: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973前期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项,获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今年42岁的周建庭是重庆交通大学首位获得国家“杰青”称号的教师。而他不仅是国内有名的危桥整治专家,还是重庆交通大学不少学生的“偶像”。
24岁就出了研究成果
1989年,年仅17岁的周建庭考上了重庆交通大学路桥专业。本科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在重庆交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并走上了探索“桥梁安全评价”之路。当时的桥梁安全评价技术在国内刚起步,为了能掌握这一技术,他的全部时间都花在了查阅资料和测试数据上。
1996年,24岁的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完成“递推迭代实测桥梁影响线评定桥梁承载力技术”研究。针对梁式桥,开发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桥梁承载力评定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全面的特点,并较常规评定技术减少费用20%以上。我市的一号桥就运用了这一技术。
初出茅庐就让人刮目相看,周建庭没有止步。随后进入重庆大学进行博士、博士后的学习,并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学习。完成学习后,他选择回到重庆交通大学任教,35岁就评上了博导,成为了重庆交通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20多年为300多座大桥看病
周建庭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一个给桥梁看病的医生。”
“就像医生必须要看到病人,我给桥治病肯定也要经常见到桥才行。”周建庭说,在对桥梁进行监测、测试时,对于设备的安全调试,有时工人安装不好,他就要亲自爬上去弄,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桥塔他都爬过。
学路桥专业的学生都说跟着周建庭前途大,不过也非常辛苦。周建庭说,他的学生都要跟着他下工地,女学生最后都被他训练成了“女汉子”。
20多年来,他主要致力于桥梁安全状态监测、评估与旧危桥加固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在桥梁加固研究领域,周建庭先后研发了10余种旧桥加固创新理论和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全国12个省市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成功加固了339座桥梁。
目前,他正在进行特大跨拱桥的健康与监测问题的研究。周建庭表示,此次获得国家“杰青”项目的支持,他将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更好地为桥梁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