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义:重庆医科大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超声分子影像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近5年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等9项,获得重庆市杰青基金项目,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超声不仅可以用来诊断病情,还可以用来治病,这就是39岁的重庆医科大学郑元义教授的研究内容。超声分子影像与治疗方面的研究,多种诊疗一体的多功能超声分子探针的设计,促进了超声分子影像向治疗领域的拓展。
血管外肿瘤细胞实现超声诊断
超声分子影像学最早就是由郑元义所在的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的王志刚教授提出来的。“这门学科很新,但也很有发展潜力。”郑元义说,超声分子影像研究能够为我们研究疾病提供一种深入细胞的更具体的显像工具,让我们可以无创、安全、实时、清楚地看到患病部位细胞内部的情况,更清楚地了解疾病。同时,通过超声分子探针,还能靶向治疗癌症等疾病。
让超声诊断更清楚、让超声治疗成为可能,这就是郑元义做的研究。郑元义说,他及团队在王志刚教授的领导下,着重进行超声造影剂及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调控及相关科研仪器的研发。
“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实现用超声诊断血管外肿瘤细胞。”郑元义说,他针对当前超声分子探针不能穿过血管内皮间隙的瓶颈问题,研发了相变型超声分子探针,实现了血管外肿瘤细胞超声分子显像,大大提高了癌细胞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了疾病早期诊治能力。
超声让杀癌药物精确释放
“癌症运用靶向治疗效果好,对正常组织影响小,但是有些载体却并不够安全。”郑元义说,他们研究出了超声介导的微泡药物递送系统,具有非病毒载体、声控释药、声控效应、开放血管屏障等优点。
也就是说,治疗癌症的药物只需要装入他们研发的微泡中,输入到癌症细胞聚集处,在超声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药物的进入情况。通过超声控制,能促发微泡破裂,释放药物,并且超声能够在细胞上打孔,打开血管屏障,方便药物进入细胞,精准地杀死癌症细胞。
“目前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多功能超声分子探针、超声影像监控下的药物控释仪器,并且已经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郑元义说,目前中科院等研究机构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仪器从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