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被“人肉”不少网友自危 或纳入治安管理处罚

2013-10-23 16:08:08 来源:厦门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网络论坛举报机制还不完善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张志安认为,在这样的网络暴力事件中,网络、论坛管理者的不作为是应该受到批评的,不管是不是真的行动,但是这类网上恐吓的言论是不应该受到保护的。反之,这种威胁性言论,如果不及时删除,也违背了网络媒体专业主义的原则、传播责任和伦理责任。

张志安指出,目前的微博举报机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像这次导报记者在网络上被谩骂,有人直接用辱骂性的话语注册了微博账号,像这样的账号就应该直接被删除。网友评论 “查出从哪里透露的信息!”

@芦丛之风:公民隐私被恶意泄露,身份证、家庭地址本是不可能随意搜索到的,究竟是什么单位泄露的?倘若那些掌握我们公民个人具体信息的单位没有严格保管机制,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人人自危。

@张志安:关注!记者因报道而遭身份信息泄露。

@八闽第三只眼:期待结果!同时谴责流氓行为!谴责流氓行为!

@厦门王朔:没想到威胁记者的事,发生在我身边!注意人身安全!

@策马揽月色:这个,坚决支持记者!

@我是李运辉:关注!怎么会泄露这些信息?

网友“等一等”:支持记者,那些讨厌的改装车就该被罚。

黄先生:感谢思明警方介入调查,要坚持维护记者的采访权利,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易先生:记者曝光非法改装车,竟遭“人肉”搜索,激起本人强烈愤慨!借此对记者表示坚决声援,坚决支持记者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

洪两德:深夜时常车轰轰,驶者有躯脑中空。人肉搜索法不通,危害社会神经松。

@爱玩的小蜻蜓:改装车“轰轰”声很吵,影响居民休息,可偏偏有人喜欢这声音。一边是需要得到安静休息环境的市民反对,一边是喜欢追求这种声音的改装车爱好者赞成,当执法部门动了真格的时候,喜欢这样的人觉得动到他们玩车的利益,干扰了他们玩车的利益,于是想方设法爆料记者的隐私,以达到所谓的“震慑”效果。

一边是赞成喜欢那声音,一边是反对那声音,这要如何取舍?记者是为了维护环境的安宁做报道,得来的是“人肉搜索”和辱骂结果,还有隐私信息被泄露,这不禁令人担忧,今后要维护利益的时候会有各种隐忧。隐私信息哪里来的?该好好查一查,查出从哪里透露的信息!(记者 陈洋钦/文邓若胥/漫画)

实习编辑 艾希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人肉 治安管理处罚 网友评论 微博 安全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