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吊脚楼、清水池塘、石板巷子;当地仡佬族人祭拜“神仙”的葫芦鹰图腾雕塑格外抢眼,游客纷纷驻足留影;寨子一隅,几个小吃摊点前摆满了神仙豆腐、黄水粑等地方风味小吃,吸引了不少游客。
阳春三月,记者在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感受到旅游扶贫给当地带来的新气象。
“仡佬人民坐边缘,出门走路不方便,自从旅游扶贫后,公路修到寨中间……”尧上组58岁村民杨胜和一曲纯朴优美的山歌,唱出了当地仡佬人的心声。
尧上组坐落在佛顶山风景区脚下,住着50户仡佬族村民。七八年前,这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还不足600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只能靠全家6亩多薄田,勉强维持一家生计。”杨胜和回忆说。
2003年,石阡县针对尧上组保持完整的仡佬族文化,着力打造佛山村旅游扶贫点,通过财政扶贫资金250万元为引子,共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积极发动群众,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点。杨胜和的经济收入开始成倍增加。
“我在景区赶马车,每月有800元固定收入,老伴在家采摘山里的野生香菇卖,儿媳在村旅游协会住宿部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再加上儿子就地打点零工,每月全家至少进账3000元。”杨胜和对记者说。
杨胜和说,等今年通村油路开通,最大心愿就是买一辆10万元的中巴车,拉更多的游客进村来。
佛顶山村支书黄秀金说,2006年,村里采取入股分红的办法成立协会,设立住宿、餐饮、综合和导游等部门,村民分工负责,每月领工资,年底分红。
旅游扶贫打开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路。尧上组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1200元提高到6000元左右。
贵州是目前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这个省的近40%。民族地区由于贫困现象集中连片,贫困问题与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是贵州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据介绍,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浓郁厚重的少数民族风情、光辉显赫的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红色旅游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为了增加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从2011年起,贵州省优先在民族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突出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三大主题,按各自特色进行规划、实施,促进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来源:新华网(记者 周芙蓉)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