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传统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为“市—区—新型社区”三级管理,实现管理体制扁平化,贵阳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尝试取得突破。作为试点之一,在11月9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贵州省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十八大代表、贵阳市金阳新区碧海社区党委书记崔向前介绍了碧海新区在社区服务新模式中的经验。
精简层级
今年4月,贵阳市全部撤销49个街道办事处、成立90个新型社区。
金阳新区碧海社区,是贵阳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新型社区之一,于2010年3月16日挂牌成立。新型社区由23个楼盘组成,占地面积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万多人,流动人口1.3万多人。
崔向前说,碧海社区党委和服务中心的成立,是为了解决贵阳的街道办事处普遍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管理轻服务、重利益轻责任等现象,管理和服务职能“本末倒置”的问题。碧海社区变传统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为“市—区—新型社区”三级管理,实现管理体制扁平化。
在组织架构上,实行“一委(社区党委)一会(居民议事会)一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科学、有序运转;在运行机制上,实行“四个纳入”(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和服务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做实做强新型社区;在工作职能上,新型社区不再担负经济发展任务,把全部精力用于服务人民这个“主业”。
通过改革,实现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极大的激发了新型社区为民服务的活力和动力。
15分钟社区服务圈
崔向前说,为了找准工作方向,碧海社区启动了“党员社工进百家”走访活动,了解掌握了社区居民看病远、买菜不便、办事跑冤枉路、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
为解决好问题、服务好居民,碧海社区设置了5000平米的服务用房,包括“一站办结”大厅、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等场所;开设党员联络服务、社会保障、民政服务等17个便民窗口,提供170项服务;发动驻区单位、非公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在社区设立中小学校、购物超市、农贸市场等,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2012年贵阳市全面开展改革工作中,“‘一站办结’服务,15分钟搞定。”,成为了新型社区运行中的固定模式。
议论变议事
崔向前说,出思路、激活力,是做好新型社区为民服务的基本方法。在新型社区运转中,为解决社区资源毕竟有限的问题,碧海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会,选聘社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居民,热心社区工作的同志为议事会成员,实行“三会一评”制,扩大基层民主。通过意见收集会倾听民声、议题讨论会汇聚民意、议事决策会兑现民愿、述职评议接受民评,引导居民群众有序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由原来的“议论纷纷”变成了现在的“议事纷纷”。
服务新模式
在社区的服务新模式构建上,崔向前回忆说,社工在一次入户走访中,正逢73岁空巢老人李忠义准备去医院。老人身患尿毒症、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社区主动联系并送其到医院。
崔向前总结说,这次事件反映了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多种多样,作为新型社区,提供大众服务、公共服务、基础性服务是相当必要的。要做到这些仅靠社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志愿服务、社会服务作补充。于是社区积极倡导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611人;指导成立了文艺、体育、书画等民间协会,成立了腰鼓队、合唱团、舞蹈队等文体队8支。新型社区每月都会组织志愿者到空巢老人家里帮做家务,陪老人聊天。这些老人逢人就说:“社区志愿者就是活雷锋”。
两年多来,碧海社区在贵阳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未来碧海社区还将在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全面实行新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实现社区党的领导、政府公共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社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记者 杨军 苏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