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发展,可以做成第二个‘班加罗尔’。”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西部(贵州)工业园区建设论坛在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孟生态工业园内举行,来自国内相关园区建设方面的5位院士专家现场论道,为贵州工业园区建设建言献策。
院士们分别以“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从集聚到集群——贵州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路径”、“关于贵州科技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新时期高新区发展的挑战与建议”、“产业园区的发展与转型升级”等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在论坛上,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协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刘应力拿印度著名的班加罗尔高新区和贵阳高新区进行了举例对比。刘应力说,班加罗尔和贵阳高新区条件相像:都是省会级城市,地处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双方发展速度都比较快。
刘应力说,包括贵阳高新区在内的贵州产业园区,都面临挑战。首先是阶段性挑战。当今的经济形势、各个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各家企业要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其次是结构性挑战。服务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动向,如何平衡好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贵州进行深度研究,班加罗尔曾经是印度重工业中心,但随着产业转型,已经成了“印度硅谷”。第三是资源性挑战。目前贵州到处都在建设园区,但园区面积有限。要考虑把区域内的产业向外拓展。最后是原创性挑战。原创专利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目前国内高新区的企业专利却是贫富不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原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朱森第认为,在制造业方面。贵州发展需要加强服务意识。
朱森第认为,贵州的装备制造业有自己的特色优势,结合贵州“四个一体化”、“打造五张名片”这些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装备,本土的装备制造业就有一个“捷足先登”的优势,大家应该把握好这个市场机遇。
朱森第说,装备制造企业需要转型,从生产型制造转向服务型制造。对于如何做好服务型的产业形态,朱森第说,要从做单机向做工程总承包、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以前是卖机器就行了,现在是用户希望提供整个一个生产线甚至整个生产车间的整体解决方案,装备企业制造商应该告诉用户,生产的工序、装备。(记者 苏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