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贵州独山:牛群在草原上浅吟低唱

2013-11-29 13:36:20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贵州独山:牛群在草原上浅吟低唱

独山农场的实践证明荒地是可以变成森林和牧场

贵州独山:牛群在草原上浅吟低唱

在农场自由放养的牛每天产出大量的新鲜牛奶

贵州独山:牛群在草原上浅吟低唱

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的草种给当地草场带来了生机

看到一片无际的大草原上繁茂的草地,牛群在草原上浅吟低唱,让人难以想象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这就是在中国西南贵州省的独山县的一个与新西兰合作建成的农场。在农场里品尝到的牛奶也同样令人回味无穷,这是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全天候牧场。

这里30年前还是一片贫瘠的荒地,如今的独山县已经证明了,引进新西兰发展草原的经验这一做法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过去人们认为在这里发展草原和畜牧是根本行不通的,但是独山的放牧草场证明了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独山草原和种子示范农场的工会主席张步云说到。他在这几十年中,见证并参与如何将独山县这一石漠化地区变成了如今中国最好的放牧草场之一。

据估算,在我国贵州、云南和广西有超过40%的土地(约32万平方公里)石漠化情况严重,这些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的森林、草地遭到大面积焚烧,种植经济作物以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然而这样的后果则是导致了种种自然灾害,土地贫瘠以及贫困。

经过30年的发展,独山草场已从一家当地提供种植种子的机构变成了一个省级牧场技术推广中心。独山草场每年可产出30吨草地种子,这其中还包括草原种植的最优质的种子,例如黑麦草、红三叶草以及鸡脚草。

独山草场现在90%的种子在贵州省内供应,余下的草种可供应给与贵州纬度相近的省份,如四川、甘肃和广西,而且由于独山县草场坡度陡峭,难以种植经济作物。目前据统计,独山县帮助发展了贵州省内草场面积达600万亩以及200多亩省外草场,在防止水土流失之余,也提高了这些地区的土壤肥力。

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一片放牧草场——晴隆县草原中心是独山县推广草场技术的一个成功案例。晴隆草场现在饲养了本地和国外引进的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除了供应草种之外,独山草场还推广草原管理技术,如24小时放养模式、制作青贮饲料以及如何处理草的种子。

然而,当张步云第一次以一名技术员的身份来到草场时,他并没有预见到如今的发展。“当时这里整片地区都是荒废的,全是裸露的岩石和杂草,树木也不过4米高”,张步云望着窗外现在满是大树和草地包围的景象回忆道。

在1983年,新西兰与中国政府合作在独山县建立了这一草场,旨在将新西兰优良的农艺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但是草场的发展与改变并不如此容易,“在刚开始的几年,我们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干到晚上9点”,张步云说。

在那期间,张步云和15名技术员一起用尽当时所有可能的方式包括推土机、犁等将陡峭的山坡变成能够持续发展的平坦大草原,这一过程从1983年开始,历时四年。

独山草场当时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就是解决土壤贫瘠。正如当地的一句谚语,一年的辛劳耕作却只换来一顿饭。土地缺少碳酸钾,再加上独山土地PH值仅为4.2,无法种植黑麦草和白三叶草,因此需要用大量石灰以综合土壤酸性,提高PH值才能种草。

从1984年起,独山草场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引进来40余种草,通过在小围场一一试验种植后,根据产量和生长周期挑选了18个草种,其中包括黑麦草、红三叶草和白三叶草。

同新西兰相比,贵州的夏天干燥且炎热,而一旦气温超过25摄氏度,草就会停止生长。因此,为了让适应贵州气候,独山农场大多数都会在较冷季节种草。

在1988年,草场开始从新西兰引进奶牛来提高草产量。根据所能饲养牛群的容量,草场用栅栏把喂养空间分隔开,同时以及草的生长状况轮流在小围场放养牛群。

张步云介绍,这种新西兰的放养模式既能让喂养牛群,而且它们排泄的废物还可以变成养料促进草的生长。“现在这片土地就像正常土地一样可以产出作物”。

在早些时候,农业专家菲尔•罗尔斯顿和格雷厄姆•莉儿还来到贵州教中国的技术员们如何种草,随后蒂姆•哈维作为农场顾问以及马丁•切斯特菲尔德作为农场管理者也加入其中。此外,独山农场每年还会送一些中国技术员前往新西兰梅西大学学习农业知识。

独山草场的规模现已发展到17,000亩,拥有600头荷斯坦奶牛,200头柯利黛绵羊和350头山羊。草场每年产出30吨草种以及1800吨牛奶,同时草场的100名当地农民还饲养了1000头奶牛。

陆明琼之前是一名种植玉米的农户,2004年起开始饲养奶牛。起初只养了两头牛,现在她一共饲养了33头奶牛,年收入至少可达80000元。

“现在我养奶牛一个月挣的收入和我种玉米一年的收入一样,”陆明琼说,“开始养牛的几个月我们还是亏了一些钱,还好后来有了草场的帮助”。现在,陆明琼和丈夫一同看管100亩的草场,所有草种和饲料都是免费,只要他们遇到难题,随时都可以找技术员寻求帮助。

由于在夏季不能进行24小时放养模式,农民们就会自己做青贮饲料和干草喂养牛羊。经过放养的奶牛比起圈养运动量更大,一天只能挤出20公斤牛奶,是圈养奶牛的三分之一。

“但是只要牛奶的质量达到了标准,农民的收入就有了保证”,独山草场的副站长王应芬说到。

现在草场每天都会向农民们收集挤出的牛奶,然后经过处理后进行销售。现在草场出价向农民购买牛奶为每公斤7.6元,目前的市场价格一般在6元左右。

一位新西兰梅西大学农学专业的研究生罗斯•德•克利福德认为,虽然草场现在配备了种植和收割机械,但从技术层面来说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他今年九月来到独山草场,为当地的农民进行为期两周的农业指导。

“中国的农业发展让我回想起新西兰50年前的状况,技术十分有限,效率不高”,罗斯•德•克利福德说到。

“独山草场有70多个员工,但是在新西兰做同样的工作远远用不上这么多劳动力,因为大部分都可以用机器完成”。

他认为,在未来的十年,中国农场发展最有待提升的就在于科技。“比如高效放牧。现在农场将铁围栏换成了电子围栏是一个很好做法,更易于控制和管理。”

(英文原文详见中国日报11月28日18版)

http://www.eguizhou.gov.cn/2013-11/29/content_17137354.htm

(记者 孙元青 李珺)

农场大事年表

• 1983

独山草原和种子示范农场由中国政府和新西兰合作共同成立,旨在将新西兰优良的农艺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

• 1983-1986

独山草场的技术员们用尽所有可能的方式将陡峭的山坡变成能够持续发展的平坦大草原。

• 1984

农业专家菲尔•罗尔斯顿和格雷厄姆•莉儿还来到贵州教授中国的技术员们如何种草。独山草场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引进了40余种草,依据产出和生长周期选取了其中的18类种子。

• 1988

独山草场开始从新西兰引进奶牛以提高产出量

• 1992

顾问蒂姆•哈维来到独山教授当地农民畜牧知识

• 2011

独山草场从一家当地提供种植种子的机构转变成为一个省级牧场技术推广中心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