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内部配备简陋的“山寨救护车”
一辆二手微型面包车,配备简陋、劣质抢救设备,没有专业医护人员,装上警报灯,喷上“救护”“急救”等字样,这就是“活跃”在贵州各大医院的“山寨救护车”。
部分危重病患基于“落叶归根”的想法和个人转院需求,需要大量救护车提供转运服务,然而随着新农合制度和医保制度的覆盖,各大医院病人数量大幅提升,部分医院和120急救系统用于救护车数量有限,多数不提供运转服务。极少部分急救车在有空闲的基础上提供服务的价格也不便宜。这就为“山寨救护车”提供了生存空间。
据96999的工作人员透露,救护车为病人提供转运服务收费是每公里10元,医生陪同和氧气瓶等设备则另外收费。而“山寨救护车”因为价格优惠和出动方便的“优势”易获部分患者家属“亲睐”。
贵州省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教授孙发表示,从表面上看,“山寨救护车”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便利解决了困难。事实上,简陋的配备、劣质的抢救设备加上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随行,无法及时对病患实施抢救,致使它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病患安全,破解“山寨救护车”横行的局面,孙发建议明确管理部门,加强监管。他说,诸如救护人员的资质可以划归卫生部门管理,改装车辆归公安交通部门管理。
此外,孙发还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完善急救网络。他认为,救护车的审批应该由公安机关及卫生行政主管对救护车进行重新登记整理,并规范地方医院救护车的使用半径,对于需要长途转运的患者,在两级医院都要进行严格登记确保顺利对接,防止“山寨救护车”见缝插针。
孙发说:“在规范救护车市场的同时,还可以放开市场,允许社会资本参与成立公司,这样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能有效保障病患安全。”(记者 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