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贵州,传承向善的力量

2014-03-05 12:13:08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贵州,传承向善的力量

贵阳孔学堂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

贵州,传承向善的力量

儿童们参加在孔学堂举行的传统仪式。

爽爽的贵阳欢迎您,这句广告词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这背后,是贵阳这座西部城市多年来生态文明实践的体现。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为贵阳的知名度带来了广泛的提高。然而贵阳所带来的远不仅仅如此,在多彩贵州文化的传播上,一个新的地标正在贵阳诞生。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清早,上千名市民便带着他们的家人来到了孔学堂,在他们看来,在传统的节日感受传统的文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走在孔学堂,四周可见引人向善、诚信的论述。尽管今年参加元宵庙会活动的人都是零零散散自发前来,可是却不见拥挤,更不见喧嚣。

“子曰:来而不往非礼也。”在孔学堂的一侧,63岁的老人宋喜明正一句句的给他的小孙子解释着古语。老宋当了40多年教师,在他看来,民族传统文化正是现在的年轻人们所缺失的东西。

宋喜明说道:“现在的人对传统的文化了解的太少了。很多人只是听过孔子、孟子,可是对他们的学说、理念就只有很浅薄的印象。”同时他还表示说趁着假期和元宵节来孔学堂给小孙子补补课,也是为了让他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个了解。

贵阳孔学堂管理处主任蒋星恒说,有别于山东省的孔庙,贵阳孔学堂并不是献祭或拜祭的地方,它的建立旨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据统计,贵阳孔学堂在过去一年共开展公益国学讲座108场,听众4万余人,其中包括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接下来,孔学堂还将采取多种方式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大大学机构、各大高校以及众多学者联系。

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的孔学堂修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130亩,于2013年正式落成。可是就在修建的过程中,孔学堂也面临着不少争议。

“不少人认为在贵州选择修建孔学堂是一件费力不讨好事:这里既不是孔子的诞生地、又因地处西南部而没有太多中原文化的底蕴。可是事实证明,孔学堂投用一年来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蒋星恒介绍道。

“经济的相对落后不代表着文化思想的落后,贵阳是大哲学家王阳明构筑他的学说的地方,这里同样有着文化的基础。”蒋星恒说道。

曾在孔学堂给市民讲学的贵州省文联主席顾久说,许多知名讲师来到孔学堂讲课之后都感到非常惊喜,他们表示贵阳的听众里不乏对儒学大有研究之人。

顾久说:“我去年到孔学堂讲学时对观众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所提出的许多问题都颇有深度。”顾久认为孔学堂不仅凝聚了专家和学者,也凝聚了渴望向善、从善的市民。这里已然成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心中都有中华传统的东西。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把文化有意思的讲到老百姓心里去”顾久说到。

他还认为,大多数年轻人对儒学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或多或少都有些隔膜和陌生,但是他们同样有着向善的愿望,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对于年轻人来说,除了讲堂以外,通过微博、互联网甚至电影这样的方式来传播文化,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多年来,生态文明实践已经让贵阳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可。不仅如此,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上,贵阳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去年来自德国、英国、巴西、韩国等20多个国家孔子学院的院长来到贵阳参观了孔学堂,对汉学在这里能够发扬光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此外,未来孔学堂还将打造国际中华文化研修园,吸引全世界的学者来这里进行研究和学术研讨。孔学堂将作为一张多彩贵州的实体名片,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当企业老板明白诚信的道理时,他的员工会更加的努力工作。当政府官员了解廉洁和勤政时,百姓们才能够更加安居乐业,这些道理都涵盖在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贵州所打造的孔学堂,正是传播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对贵阳构筑精神文明新高地之路,顾久说道。

(英文详见中国日报2014年3月5日12版 http://www.eguiyang.com.cn/2014-03/05/content_17323300.htm)

(记者 赵凯)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6月6日

上海虹桥火车站发生血腥斗殴

贵州仁怀茅台大桥及钟楼整体爆破成功

国内数位足球宝贝助威世界杯

精彩热图

雅安大妈高速路上的广场舞

北京颐和园迎来对公众开放100周年

世界麻将大师邀请赛 中国大妈PK洋妞

四川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宣传周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