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站推介,欢腾的少数民族舞蹈。
石家庄站推介现场布置了具有热带特色的场景,供当地市民留影。
郑州站推介现场,一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小伙客串表演街舞。
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勇(右2)在银川站展馆现场。
郑州站推介,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中)向当地领导介绍黎族织锦。
当“清凉牌”越叫越响、传统的旅游淡季成了暑期小旺季、亲子游学生游蜜月游带热市场、三亚周边市县共享旅游蛋糕……2013年,三亚旅游成绩斐然:2013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过夜游客846.5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9%,接待量占海南省总接待量的33.4%,在全省各市县中遥遥领先;全市旅游总收入164.74亿元,同比增长19.45%,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1.82%。
这些成绩,来源于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连续推出会奖旅游、婚庆旅游等延伸产品,同时不断创新营销策略,整合营销资源和力量。目前,三亚旅游的淡旺季界线越来越模糊,初步实现了“旺季仍旺,淡季不淡”的促销目标。
观念先行
反季游拓出新市场
2007年之前,“冬天太忙,夏天太闲”是旅游从业者普遍的工作状态。
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旅游淡季的三亚同样有气候优势,平均气温低于很多城市是不争的事实,因游客量减少而带来的舒适度高、旅游产品报价低等难得机会更是诱人。
2007年,三亚首次提出“清凉一夏·三亚度假”的逆向营销策略。作为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城市,可以想见,“清凉一夏·三亚度假”的口号刚刚提出时,难免遭遇质疑声,其中有些甚至来自三亚本地人。
在最初的两年,三亚以南京、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为试点,主攻全国“火炉”城市。三亚打出“清凉”牌,与目的地城市的“酷暑”形成强烈反差。许多人会问:热带三亚如何也清凉?三亚的“清凉一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每到一处,三亚旅游界总耐心解释“清凉一夏”的含义。渐渐地,“清凉一夏·三亚度假”的品牌开始深入人心,打响了三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的夏季“逆营销”。
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都积极做出调整,降价让利,不少酒店下调围桌餐标,提供小份、半分菜品等,践行勤俭节约行动的号召,并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网络推介营销。
三亚“夏季不热”促销成为“眼球经济”的一次成功实践,三亚夏季旅游品牌也已经在全国叫响。尤其近几年,在暑期7、8月,游客量迅速增加,高星级酒店入住率可飙升到80%以上,南山、天涯海角景区日游客接待量均在9000人次以上,周末甚至超过1万人次。这些数据已经与冬季旺季持平,已经成了仅次于冬季旅游旺季的“小旺季”。
创新发力
逆势推广旅游产品
许多人在问,除了冬季的“避寒游”,三亚还能给游客带来什么?
从参加专业旅游展会,营销三亚旅游形象,到近三年组织旅游专项推广活动,突出主题产品营销,从最初的“卖形象”到如今的“卖产品”,三亚步步为营,系统推介三亚旅游。
鉴于近年来三亚逐渐成为国内令人向往的婚纱摄影、婚礼庆典及蜜月旅行目的地,今年,三亚继续围绕“三亚———婚庆圣地·蜜月天堂”的主题,营销“婚庆蜜月”旅游产品,塑造三亚婚庆游目的地。
6月18日举办一场有“爱”的2013“清凉一夏·三亚度假”夏季旅游营销活动启动仪式,同时发布由中国婚庆领导平台爱度网以及国内著名婚礼行业人士为三亚量身定制的包括八大主题旅行婚礼产品、七大个性婚纱摄影套餐在内的系列旅行婚礼产品,紧接着,组织婚庆主题活动,合力营销婚庆游产品,举办了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三亚目的地婚礼博览会……为此,三亚市旅游协会成立婚庆旅游委员会,以图更好地诠释三亚婚庆生活新概念,极力培育三亚婚庆旅游市场。
三亚旅游部门加强节日旅游运行情况的宏观调控和信息引导,协调企业增加产品供给,使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成为重要的旅游节点,“假日游”让三亚旅游市场热点不断、亮点突出;针对内地游客大力宣传三亚比较环境优势,打“健康牌”,做足内地游客的“避霾游”、“避暑游”等文章,使三亚旅游市场始终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淡季不淡、旺季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