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湖南新闻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谈高校改革创新与教育公平

2013-03-08 16:44:33 来源:长沙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22岁的在校学生刘路被聘为我国最年轻的正教授级研究员,给青年教师8年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将学校的考核权下放到学院和教授委员会……近年来,一连串的改革大动作将中南大学搅得风生水起。前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做客人民网,接受了人民网和本报特派记者的采访。

  [谈培养一流人才]

  8年还只能捧出一颗大鹅卵石,他有资格说优秀吗?

  张尧学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不足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让人做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你就会经常不断地去研究它。创新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不断地研究,把它做得更好,你不就在创新了吗?”

  在中南大学,张尧学主张不要过分去强调科技领域的创新,而是给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空间和时间。现在中南大学实行一个制度,就是进学校工作的博士,学校给他提供2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然后给他8年的时间,学校什么都不考核他,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有一条:要干你自己喜欢干的活。8年时间,如果你还没有干出成果来,如果博士毕业时是27岁,8年以后是35岁,从科学研究的规律上来讲,当一个人在35岁之前还没有创造出什么东西来的话,这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基本上看得出一二了。

  “8年后,优秀的自然会脱颖而出,但我们所说的优秀,是像刘路那样能攻克国际难题,给世界知识宝库奉上一颗大钻石。如果谁经过8年还只能捧出一颗大鹅卵石,你认为他有资格说自己是优秀的吗?”张尧学说。

  [谈创建一流大学]

  一流的大学要有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一流人才

  张尧学说,中南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就是敢为人先、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什么样的大学可以称之为一流大学?

  第一条就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要对人类知识宝库有大的贡献。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人工结晶牛胰岛素,比如国外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像这样的高校,我们是太少太少了,真的是屈指可数。

  第二条就是要有拉动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创新性成果,并且这种成果一定要是能够拉动产业链的,比如说硅谷,斯坦福大学,它就有很多成果,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第三条标准,应该是有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一流人才。如果说一个大学培养了国内舞台上的一流人才,那这个大学在国内是一流的;如果在国际舞台上也有一流的人才,那才是国际的一流大学。你要是一流大学,你的毕业生如果到美国去找工作,能不能立即找到?还有你的教授能不能到世界银行竞争行长,人家的大学教授本来就可以是世界银行行长,我们的大学行不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大学,要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这个文化是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它要跨越时空,世界文明、人类文明要通过大学代代相传,它是一种正义的传承,一种良知的传承。“我觉得这四条中间有一条,就很了不起了,我们的大学如果在这几方面有一条做好了,那就是国际大学。”

  对于价值观的扭曲和价值缺失问题,张尧学坦承,“金钱物欲的东西影响到了大学,而大学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管理层都受到一定的侵蚀,这种侵蚀我觉得还在加重。”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它就不是一个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为大家太重结果、太重功利性的东西,而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好好做学问的价值观。这就使得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甚至在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一些问题出现。

  [谈促进教育公平]

  要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

  张尧学说,教育公平就是让所有的孩子均等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我是从一个很偏远的地方走出来的,22岁以前从未走出过离家10公里的范围,我现在能够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校长,正是因为从小就有好老师的培养。我主张发达地区、名牌学校的老师要轮流到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任教,让他们享受到更高的待遇。同时,要把落后地区、薄弱学校老师的待遇提上来,让老师们有尊严地安心从教。目前教育的国家财政支出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财政应该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向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流动,让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的贫富、父母身份的贵贱差异而受到不公正对待,农村的孩子也能够与城里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编辑: 宁波 标签: 张尧学 高校改革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