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今日要闻> 国内要闻

李克强: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

2013-08-20 19:13:35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李克强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

加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

会上,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和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四川省长魏宏、云南省长李纪恒、青海省长郝鹏分别介绍了本地发展情况,并就当前经济工作、西部发展、扶贫攻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李克强认真听取大家发言,不时插话讨论。他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根本上说,这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李克强指出,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要善于运用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和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总体思路,在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内,坚持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力是改革攻坚,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当经济运行滑向下限或逼近上限时,要按照既稳当前、更利长远的原则,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调整结构的措施,统筹施策,精准发力,使经济避免大的波动,保持平稳运行。

李克强说,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优先位置,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要实行差别化的经济政策。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向西部倾斜,加快构建完整的铁路、公路骨架网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在继续实行现有优惠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支持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支持水、光、风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留在西部,使他们的创业创新能量得到更好地发挥。

李克强强调,无论是西部开发还是扶贫攻坚,都要依靠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减贫是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国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和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在西部地区。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国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进开发式扶贫、增强造血功能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切实保护好环境,探索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向西开放,拓展交流合作发展空间。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共同发展,迈向共同富裕。

杨晶、周小川参加座谈会。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经济 发展 中西部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