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今日要闻

上海自贸区将提升“中国价格”地位

2013-09-29 09:51:09 来源:中国证券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国务院27日颁布中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在确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政策背景下,允许金融市场在试验区内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从自贸区金融改革涉及的内容来看,无论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还是允许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鼓励金融市场创新产品,均对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将提高国内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允许金融市场建立面向国际的交易平台,吸收境外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将丰富国内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有效扩大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投资者队伍。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和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的外国会员占比超过40%;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外国会员占比达70%以上,95%以上的交易量来自海外市场。大量国际交易机构的加入能有效提高商品期货的交易活跃度,增强国内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其次,增强国内期货品种和海外期货市场之间价格的联动性。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对外开放,允许境外交易机构参与商品期货交易,在改变市场的参与主体结构的同时,也会相应改变交易者的行为模式,这些改变必然共同促进国内外期货品种的价格同步化。

第三,提高上海期货市场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地位。通常而言,价格发现、风险对冲管理和投资是期货市场的三个主要职能。从事生产、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了解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同时通过对冲交易实现套期保值,管理远期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由于商品期货市场具有集中交易、交易成本低、信息容量大的优点,已成为大宗商品定价体系的核心。商品期货的价格成为相应大宗商品品种国际现货贸易定价的基准。随着上海期货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国际化,各类商品交易规模的增长,上海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地位将得到有效提高。

此外,随着税收、外汇管理、进出口报关管理等各项配套政策的转变,从改善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银行质押融资和保险等配套服务的目的出发,上海自贸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设立面向国际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商品期货的交割仓库。

中国既是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从长远看,允许境外期货交易所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商品交割仓库,能够方便中国买家的采购,加强大宗商品的现货供应,降低国内外厂商的物流和仓储费用,有利于全球性大宗商品的流转,实现贸易金融化。

综上所述,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政策不仅将提高国内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也将有效增强国内外期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性,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价格”在全球商品定价体系中的地位。(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 林采宜)

编辑: 宁波 标签: 上海自贸区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