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湖南新闻

湘首例跨血型肝移植成功 O型血患者植上A型肝

2013-10-12 16:56:24 来源:华声在线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消息 据华声在线10月12日报道 供受体的血型相合或者符合输血原则是器官移植的一个最基本条件。近日,湘雅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挑战禁区,成功为来自浙江的患者郑某实施了我省十分罕见的跨血型肝移植手术。

    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血型匹配限制,也意味着器官移植尤其是肝移植不必苦苦等待血型匹配,就算血型不同不符合输血原则,手术也可以照常进行。该院移植中心主任明英姿教授表示,相同的技术同时可以拓展到其它器官的移植手术中,这为众多等待移植手术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稀少血型难找供体

    家住浙江温州的郑某今年59岁。十几年前,郑某就发现有肝硬化,多年来一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病情时好时坏。今年5月,郑某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肝硬化已发展为肝癌,顿时全家陷入阴霾。

    据了解,患者家族中近几年已有5人死于肝硬化、肝癌,这让一家人心急如焚。尽管辗转到全国各大医院求治,但医生表示,郑某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进行肝移植。

    9月初,郑某来到湘雅三医院移植科诊治,但由于他的血型为O型,等待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合适的供体,而且亲属的配型都不符合条件。

    “器官移植的供体原本就供不应求,加上他是O型血,属于稀少血型,符合配型条件的供体就更加难求了。”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主任明英姿教授告诉记者,在等待供体期间,郑某肝癌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就在此时,医院传来消息,刚好有一个供体,配型及肝脏质量都很好。就在家人感到意外惊喜时,却又得知,供体为A型血,而郑某的血型为O型,血型不合。

    拿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明英姿告诉记者,器官移植的一个最基本条件就是供受体的血型相合。要在血型不合、不符合输血原则的情况下进行器官移植,无异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郑某这种血型不合的情况,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出血、胆道并发症的几率非常高。”明英姿说,跨血型移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就是排异反应,移植本身就存在排异反应,跨血型移植的排异反应更严重。因为血型不匹配,移植器官就会被排斥。被移植的机体会产生自然排斥反应,机体在发现外来的血液或者体液时会产生抗体蛋白质进行防御。抗体会识别和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和病毒,机体也会对异体的组织和血液产生同样的反应。此外,患者还可能遭遇术后的多种并发症、术后血栓等。

      手术中尽量减少出血

    希望并没有就此破灭。经过详尽分析,并鉴于国内外有配型不符的肝移植先例,明英姿教授认为,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和围手术期管理,减少甚至消除严重并发症。考虑到郑某随时有生命危险,不移植就必死无疑,明英姿果断决定,立即进行准备,为患者准备“跨血型肝移植手术”。

    为了预防排斥反应等术后并发症,明英姿教授及移植团队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治疗方案,充分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创伤和失血,每一个手术步骤都有条不紊,在麻醉科的配合下,手术历时5小时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不足500ml,术后转入移植重症监护室按照既定方案治疗。3天后,郑某就转出了移植重症监护室,黄疸及转氨酶均已正常,脸色也恢复了往日的红润。经过医生护士的细心照料,术后两周拆完伤口缝线即可痊愈出院,出院时,郑某紧握明英姿教授及科室护士长的双手热泪盈眶地说道:“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答疑

    血型不合怎么进行肝移植?

    与不同血型间输血不同,跨血型肝移植手术在实行了严格的免疫抑制及监测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成功。但这对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手术期、手术前、手术后的每一步的预处理,预先的报警等都非常重要。

    明英姿教授介绍,紧急状况下跨血型肝移植没有血型限制,以救命为主。但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一般只在紧急状况下才进行肝移植,如肝昏迷、晚期肝硬化的病人,不进行移植就必死无疑。

       跨血型移植存活期有多久?

    明英姿教授介绍,这个病人恢复得非常好,临到出院后,一直没有任何血栓的形成,所以这个病人的长期存活率和一般病人绝对没有任何区别。跨血型的移植,如果在免疫、手术包括手术后的处理等各个方面做得好的话,是与同血型移植的长期生存率是一样的。

    连线

    南京:生物人工肝+跨血型肝移植

    2011年,43岁的安徽蚌埠人胡本蔡,因急性重症肝衰入住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一度病危。医院为他进行了应用新型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两周后,胡本蔡终于等到一个肝源,但这个肝源和他的血型不合。为了挽救胡本蔡的生命,鼓楼医院专家为其进行了跨血型肝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而“生物人工肝+跨血型肝移植 ”这两项都是肝胆外科领域最顶尖的技术,联合治疗在国内尚属首次。

    北京:儿童亲体跨血型肝移植

    2012年,北京武警总医院移植科病房,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刚满两岁的万可凡,结束了长达12个小时的肝移植手术被推入ICU 病房,这是全国首例儿童亲体跨血型肝移植。AB型血型的父亲万金强将自己的部分肝脏移植给B型血型的儿子万可凡。

    背景

    器官移植供需150∶1

    湖南每年数万人排队

    据卫生部统计,中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仅1万人能够接受移植手术。需要移植的患者和供体的比率是150∶1。这一比例在湖南也基本通用,仅以肾病、尿毒症患者为例,就有6万患者等待移植,然而每年实施移植手术仅700例左右。

    “我们现在病房里等着的病人确实非常多,在郑某之前,因血型不符而无法进行移植手术的患者就大有人在,很多急症病人还没来得及等到配型成功就死亡了。”明英姿告诉记者,暴发性肝衰死掉的很多是30多岁的年轻人,是单位和家里的顶梁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进行跨血型肝移植,就能够非常有效地救治他们。

    明英姿表示,此次跨血型肝移植手术不但突破了移植手术的血型限制,拓展了肝移植手术的宽度,最重要的是该技术向其它器官移植手术的延伸,可以为那些急需进行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带来希望,进而缓解目前器官移植供体严重不足的现状。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首例 跨血型 移植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