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里的教师争着往偏僻的村小和教学点去?这是近来到湖南采访的记者最为疑惑的问题。
得益于湖南省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贴的利好政策,湖南省的教师流动正在打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定律。正如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所说,让农村教师袋里有钱、住有所居、晋升有望,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抓手。
对乡村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层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初中生升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普遍低于全省水平。特别是占片区人口70%以上的农村,平均每万中小学生拥有教师数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3.8人,……
这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教育现状。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攻坚必须依靠乡村教师。
今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启动实施岗位全员培训计划、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在岗教师提升学历层次等一系列措施。
湖南省人社厅副厅长王瑰曙告诉记者,考虑到培养本地人才有一个周期,我们决定实施片区农村中小学校紧缺骨干人才引进资助计划,就是以县市区为单位,片区农村中小学校引进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急需紧缺骨干人才,签订5年以上服务合同且服务期间年度考核合格的,给予3万元补助。同时,支持片区开展特岗招聘项目,鼓励支持身体健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教师到片区农村中小学校服务。
针对一些教师担心的待遇、编制无法落实的问题,湖南省还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增设“片区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对片区农村中小学的人员编制,在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核编标准范围内,可按相关核编比例的上限核定人员编制,其中片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县镇中小学核编标准核定。
“党和政府对乡村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使我们生出扎根乡村的决心。”溆浦县沿溪乡中学语文老师龙方舒说。
农村学校成了“香饽饽”
几年前,泸溪县马王溪小学教务主任田继刚一直寻思着能不能调到一所待遇更好的中心完小或者城区小学,然而,县里面向乡村教师推出的“三个倾斜”政策,让他彻底放弃了这种想法。
从2009年开始,泸溪县农村教师岗位津贴连续3年实现翻番,从每人每年300元提高到1200元。此外,县里还按国家标准发放的教师绩效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特别设立农教补贴。
县教育局局长龚佳平说,仅岗位津贴一项,村小教师一年收入要比城区教师多出1.44万元,不少村小教师的年收入可达5万元。
这样一来,在农村小学工作的田继刚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就能多收入1400元。“收入增加了,生活的压力变小了,幸福指数一路攀升。”田继刚笑着说,“2010年,我家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月供是每个月600元,有了这笔补贴,月供已经没有压力了。”
泸溪县四中信息技术教师杨雪华觉得当乡村教师“很幸福”。2012年9月,她通过公开招考来到学校,今年2月得到一套三室一厅的“廉租房”。
与待遇相匹配的还有评奖评优和职务评审的倾斜。评选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泸溪县将80%的表彰指标投放到农村学校,教师中、高级职务晋升指标也直接分配到乡镇,分解到学校,农村教师职务晋升的比例和机会超过了城区学校。此外,城镇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参评特级教师,须有至少1年在农村学校教学的经历。
在同样实施教师津贴制度的凤凰县,县教育局局长吴元贵说,以前是大家都不想去村小,现在大家都想去村小,只好通过竞争。
但是,高额度的教师津贴目前还只覆盖到较为偏远的村小学,要大面积覆盖,财力难以承担。
许多一线的校长教师建议,要从根本上促进优秀教师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城区向农村、从中心校向边远村寨有序流动,还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给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确实给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办了件大好事。对于湖南省攸县4000多名教师来说,不断升级的待遇真正把广大教师“放在了心坎上”。
据了解,攸县2009年出台文件,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专项补贴和激励,连续3年对7个乡镇范围内的学校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元,其他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每人每月20元。
为了保障教师津贴足额按时发放,县里将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足额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统一核算。2009年至2013年,县本级财政拨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33255万元,拨付义务教育农村教师补贴750万元。
“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必须细致认真、容不得半点马虎!“县教育局局长颜荣华说,给教师发放津贴、补贴必须反复比对、确保公平公开,同时不能搞“一刀切”,要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科学制度和人文关怀。
鸾山镇中学校长罗子定说,农村教师倾斜政策的实施给长期在山区教育的工作者注入了一味强心剂,大大激发了山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职业认同感,也为教育形象加了分。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夏智伦说:“我们要把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来实施,努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让人羡慕的职业是教师,幸福指数最高的人群是教师,在湖南将逐步成为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