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首页|时政|经济|市州|商务|投资|外企|名企|旅游|酒店|美食|风情|访谈|专题|图片|进入英文版
Home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City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Travel Hotels Food Tradition Specials Photo
湖南双语网> 湖南新闻

打车软件巨头上演"烧钱大战" 乘客司机均得利

2014-01-23 16:41:28 来源:长沙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在线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消息 据长沙晚报1月23日报道 “我打了一次车,不远,按司机的要求使用‘快的打车’的支付宝付款,奖了10元钱。打次车没要自己掏一分钱。小伙伴们,这是天上掉馅饼吗?那就天天都砸我头上吧。”昨日,一则“打车不花钱”的微信在圈里疯狂转发。继“嘀嘀打车”推出“乘客微信支付打车费用,的士司机和乘客都可获10元奖励”的活动之后,“快的打车”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优惠,市民只要使用“快的打车”手机软件内置的支付宝付款,乘客每单(车款不少于10元)可以得到10元奖励,司机每单可以得到15元奖励。这就意味着,长沙市民按上述方式,短距离内可以基本做到免费打的。

新鲜 打车“不要钱”

“以前,我都是坐公交车上下班,现在打车可以‘免费’了,不用才是傻子呢。”家住四方坪的刘女士从家到单位,白天打车刚好10元钱,使用打车软件后,10元的奖励让她实现了免费打车。现在,受“免费打车”的吸引,不少长沙市民加入到了使用打车软件的行列。

相比乘客获得的实惠,出租车司机获得的奖励更多。的士司机于师傅告诉记者:“‘嘀嘀’和‘快的’这两款打车软件我都用,这样每天就有10次奖励机会,能多挣100多元。一个月下来,我就能多挣3000多元,快赶上我原来一个月的收入了。”

据介绍,去年6月,“快的打车”成为最早进入长沙的打车软件,通过安装、在线、抢单、推荐等各种奖励方式,如今长沙已有一万多个的士司机接入“快的打车”,下载安装“快的打车”乘客端的长沙市民近30万。“嘀嘀打车”去年8月进入长沙,当月就吸纳了1000多个的士司机注册,如今注册的士司机近万人,下载安装乘客端的长沙市民近20万人。

竞争 烧钱抢市场

为了抢夺市场,“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相继“砸”出大笔资金,推出有奖活动。

“嘀嘀打车”长沙负责人王寅介绍,在2月10日前,使用“嘀嘀打车”的乘客只要用微信支付车费,就能享受立减10元的优惠,每天最多不超过3单。同时,司机也能享受10元的奖励,每天最多不超过5单。“这些奖励都是立即享受,没有延迟。”王寅说,目前包括长沙在内的全国32个城市均可使用微信支付付款。同时,每天随机产生1万名幸运乘客,给予免单优惠。

据介绍,从1月10日开始推出微信支付,“嘀嘀打车”一个星期内就补贴超百万单,金额超2000万元,下一步将继续追加2亿元预算。

支付宝钱包和“快的打车”联合对“快的打车”APP内置的支付服务进行升级。在北京、长沙等40个主要城市,乘客只要使用“快的打车”手机软件内置的支付宝付款,每单可以得到10元奖励(车款不少于10元,每天2笔封顶),的士司机每单可以得到15元奖励(每天5笔封顶)。此外,每天还有10001个随机双向免单机会,只要被抽中,乘客和的士司机都能获得当次打车款等额的现金返还,免单金额上不封顶。这一优惠方案从1月22日开始执行,截止日期待定。乘客和的士司机获得的奖励,在3-5个工作日内发放到各自的支付宝账户内;从下周开始,通过“快的打车”内置的支付宝付款的乘客,将当场获得每单10元的减免。

背后 巨头的暗战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优惠举措,让市民和的士司机乐开了花。两大打车软件为何自掏腰包请人打车呢?这要从打车软件应用市场的竞争说起。

打车软件作为高频应用,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很好的入口。于是,这一领域也迎来众多的竞争者。不过,经过几轮淘汰战,打车软件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数十家“群雄逐鹿”,转变为“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双雄争霸”格局。两者迅猛发展的背后,则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暗战。

1月6日,“嘀嘀打车”宣布完成C轮融资,共获得来自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等公司共1亿美元的投资,其中腾讯的投资额为3000万美元。此前,“嘀嘀打车”已获得腾讯1500万美元B轮融资。“快的打车”背后则有阿里巴巴当靠山。去年6月,“快的打车”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领头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而阿里巴巴集团将再投资近亿美元支持“快的打车”的发展。

“短兵相接”的双方看似“亏本赚吆喝”,但不可忽视的是“黏住”了大量用户。“打车软件‘烧钱’模式只是开端,最终目的还是抢占市场份额。”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曾对媒体表示,很多打车软件公司希望通过免费服务提升知名度,并且尽快抢占市场份额,进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待消费者使用习惯形成后再行收费,巨大的经济效益才会显现出来。

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打车软件之间的“烧钱大战”还不会结束。

影响 改变出行方式

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为何同时看中了默默无闻的出租车行业呢?这是因为,打车软件是最容易被市场接受的移动服务之一,因此成为互联网巨头测试其O2O(线上到线下)能力的绝佳工具。同时,基于庞大的用户群构建打车、支付这一交易闭环,有利于打车软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攻城略地,也为互联网巨头在线下积极布局的第三方支付丰富了应用场景,进一步培育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打车、支付这一模式的推进和成熟,整个社会将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生活和出行方式。因此,谁在打车软件领域占有先机,就意味着其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方面的领先。

在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下,出租车行业也将受到影响。的士司机赵师傅说:“现在,我车里有两个手机,一个开着‘嘀嘀’,一个开着‘快的’。我看到网上说北京有司机为了移动支付的流畅,在车里装了WiFi,还是4G的,以后我也装一套。”采访中,不少的士司机表示,以前要看路边有没有人招手,以后或许要看软件里有没有人下单。

声音

乘客李女士:我上午用“嘀嘀打车”预约了一台的士,下车付款时,23元的车费我只要付13元。这种优惠请一定继续,越久越好!

市民蒋浩平:以前我看到有同事使用打车软件,但觉得路边就能打到车就没安装。现在用打车软件能省钱,我也下载了。

的哥孟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使用打车软件不但可增加一些客源,而且免除了找零和收假币的烦恼。现在打车软件实施优惠奖励后,每天还可以多赚几十元。

市民陈先生:昨天,我站在路边等出租车。的士来了,却停在了我旁边的一对情侣身边。原来,他们使用了打车软件,双方都有补贴。这种通过利益引导乘客打车的方式,将加剧的士司机的挑客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新的管理办法。(记者 杨云龙 吴鑫矾)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打车软件 "烧钱大战"
首页|国际|中国|财经|评论|博览|军事|体育|图片|娱乐|时尚|明星|情感|论坛|博客
关于我们|About us|服务条款|新闻热线|广告服务|诚聘英才|建议意见|客服中心|网站导航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081号 京网文[2011]0283-097号
中国日报湖南双语网法律顾问:湖南邵文律师事务所 首席律师 刘邵武 电话:0731-85515938
Copyright © 1998 - 2011 China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10-848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