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其对经济形势改善更有信心,但与此同时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亦有所加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CPI同比将进入上行周期,老百姓需开始掂量手中的货币成色。
今年货币政策仍将稳健谨慎
央行最新报告回顾了去年一系列货币政策,包括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和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改革迈出大步伐: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本轮CPI筑底基本完成,预计今年CPI同比将进入上行周期的初期。
中银国际分析师程漫江指出:“如报告所述,央行对经济形势改善更有信心,但对未来通胀不确定性的担忧有所加重。预计2013年央行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居民对资产日益敏感
央行报告显示,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这一数字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为美国的1.5倍。一时间,“货币超发”论再次站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回应称,一方面,高储蓄国家和低储蓄国家的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不一样,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因此M2占GDP比重高。另一方面,在间接融资占比高的情况下,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就高,美国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发达的国家,而中国间接融资比重大。因此,并不主张将广义货币与GDP做简单比较。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分析认为,货币供应量确实是偏多的,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