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消费者一般是先拍好车牌后再买车,牌照额度有3个月的有效期。但也有不少人是买了车以后再去拍车牌,在取得车牌正式上路前,车主可向公安交警车管部门申请3次共计45天的机动车临时移动证。而超过3次和有效使用期限后,机动车上路就属于交通违法行为,一旦遇交警查获要被扣分和罚款。
随着车牌价格的不断上涨,被迫放弃投标和落空者增多,马路上“光屁股”的新车有增无减,很多车主都是违规躲着警察偷偷开。而万一遇到交通事故车辆受损,保险公司也会以“不合法上路”为由拒绝理赔。
市民李小姐2011年4月买了新车,一直因为车牌价格超出心理价位而屡次放弃,结果车牌价从3万余元一路上涨。2011年10月,李小姐最终无奈地选择了上外地车牌。
刚性需求推高拍卖价格,公车改革或为刺激因素
对此次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最低中标价的陡升,有关政府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前期积累大量刚性需求集中释放”。
记者发现,上海私车拍牌的中标率都较高,一般超过1/3,有的还多于1/2,较之北京车牌几十分之一的中签率,投标人的成功率很高。如果按照较为理性的逐级出价方式,最终的中标价不会如此之高。
记者查阅了自2012年1月起的相关数据,发现最低中标价一直维持在5万余元至6万余元,涨跌互现,但主要是涨,幅度并不大。直到去年底时,价格才直线飙升。而这一上涨趋势与去年底上海各区开展的公务车改革在时间上相吻合,二者是否存在联系?记者向上海市交通主管部门求证,虽未得到明确答复,但有关人士也没有否定这一说法。
据了解,目前上海除崇明县外,十余个区都陆续在开展公车改革,公务员按照职级每月拿车费补贴,不再享受公车配用。据一位政府内部人士透露,公车改革后需要公务员自己购车上牌的人数“保守估计有数千人之多”。而这些公务员一旦购车后,需要尽快能拍上牌照,否则于公于私出行都不方便。因此,他们在拍卖出价时往往就高不就低,必然推高车牌价格。
年前,记者在浦东新区某镇采访,发现原来按职级配车的公务员都自己买车了。该镇一部门负责人坦言,去年底,他自费花了近7万元拍了一张车牌,当时觉得太高,现在看看还便宜了。